全部 期刊 图书 报纸 视频 成果 文章 图片 政府公开信息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06(1)
2005(1)
按来源分组
通化日报(1)
长白山日报(1)
相关搜索词
临江“教育支农”成果丰硕
作者: 王颖超 叶剑波  来源:长白山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农村学生  领导小组  临江市  农村教育  外国语  农村初中  教育工作  中心校  入学率  校舍 
描述:本报讯(王颖超 记者 叶剑波)苇沙河中 心校教学楼拔地而起投入使用,东北岔中心校 校舍整修一新设施完备,桦树中心校校园里书 声琅琅歌声阵阵……临江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 展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先扶持农村教 育,“农村教育发展年”取得丰硕成果。$$ 成立外国语学校、扩建一中操场、建设职 教大楼,近年来
全文:

本报讯(王颖超 记者 叶剑波)苇沙河中 心校教学楼拔地而起投入使用,东北岔中心校 校舍整修一新设施完备,桦树中心校校园里书 声琅琅歌声阵阵……临江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 展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先扶持农村教 育,“农村教育发展年”取得丰硕成果。$$ 成立外国语学校、扩建一中操场、建设职 教大楼,近年来临江教育的重点工程可圈可 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临江市委、市政府 领导认识到,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 须下大决心解决农村教育“一条腿短”的问 题。专门成立农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亲 自担任组长。多渠道筹集农村教育经费,及时 研究解决涉及农村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 展全方位“教育支农”活动,形成了“党委关 心、政府倾斜、部门重视、社会支持”的良好 氛围。$$ 新建改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由于年代 久远,缺乏维修资金,临江农村校舍危房总面 积达到1.98万平方米。在“教育支农”活动 中,全市能兴风的兴风,能唤雨的唤雨,对上 争取资金1904万元,筹集资金2337万元,新 建改建维修校舍8.8万平方米,乡镇中心校以 上的校舍全部进行了新建改建和维修。在科学 布局、周密规划的基础上,撤并19所村级小 学,对寄宿制学校进行达标改造,实施九年一 贯制办学,提高了农村孩子的入学率。$$ 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实用人才。立足“不 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实际,切实解 决大多数农村孩子升不了学和大多数孩子回乡 创业缺乏基本技能的难题。在农村初中实行文 化学习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对升学 无望的孩子适时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先后 投入资金50多万元,建立近百个农村实用技 术实践教育基地,培养农村落地人才2300多 名。采取“上靠、下挂、横联”等办法,多途 径发展农村高中职业教育,为地方培养留得 住、用得上、信得过的各类技术人才。花山中 学跨进省级农村办学模式改革示范校行列,学 校建立的实验基地成为农村学生的“第二课 堂”,在吉林农大、长春师范学院等专家、教 授指导下,孩子们在实践中大显身手,培育的 单个南瓜重达57市斤,创造了当地的“吉尼 斯纪录”。$$ 选派优秀教师上山下乡,开展对口帮扶结 对子活动。为使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实 现城乡互动共享,临江市从城区中小学轮流选 派97名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既有效解决了 农村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又促进了 城乡教育信息沟通。采取送课下乡的形式,对 农村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先后培训教师4700 多人次。组织30多名农村校长到北京学习考 察、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开阔眼界,增长才 干,接受先进教育理念。开展对口帮扶薄弱校 活动,市一中、外国语学校、光华中学等分别 与二至三所农村中小学结成帮扶对子。$$ 加大“控流”力度,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是临江教育工作的重中 之重,他们坚持依法“控流”,强化行政干 预,出台有关文件,成立领导小组,各乡镇把 “控流”工作成果 与农村干部工资直 接挂钩,确保适龄 儿童全部入学。实 施“扶困助学”工 程,对因家庭困难 面临失学的孩子, 逐一实行“两免一 补”,现已投放资 金120多万元,地方财政每年补贴农村学生食 宿费10万元,累计有1.52万人次受益,为 1.2万人次减免了学杂费。建立副县级以上领 导干部“四联两帮”联学制度,对262名女童 和32名特困生落实了“一对一”部门领导包 保责任制,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 初中流失率控制在最低水平。$$ 临江市“教育支农”活动使农村教育经费 逐年增加,全市农村教育充满生机。截至 2005年10月,当年投入教育事业费3150多万 元,投入公用经费230多万元,同比分别增加 21.6%和52.6%。农村教学质量、勤工俭学、 “新三室建设”等综合评比,临江市位居白山 地区前列。

东昌区培育优势项目促农增收
作者: 冯岩  来源:通化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合作社  农业项目  优势项目  农村学生  生态养殖  牧业  区域性特色  经济合作组织  新经济组织 
描述:本报讯(记者 冯岩)东昌 区抓住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契机,加大区域性特色产 业和优势项目的培育,促进了 农民增收。$$ 东昌区在新农村建设试点 村设立了新的农业项目产业, 选择了一批适合本地农村发 展、效益高、风险低的产业率先 发展。截止到目前,全区发展农 业产业项目17项,总投资1322 万
全文:

本报讯(记者 冯岩)东昌 区抓住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契机,加大区域性特色产 业和优势项目的培育,促进了 农民增收。$$ 东昌区在新农村建设试点 村设立了新的农业项目产业, 选择了一批适合本地农村发 展、效益高、风险低的产业率先 发展。截止到目前,全区发展农 业产业项目17项,总投资1322 万元,其中包括,投资55万元的 龙头村牧业小区,投资327万元 的长流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二期工程等9个项目,逐渐构建 了各乡、村的特色产业格局;加 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农村 集体经济增长。扶持乡村龙头 企业,重点扶持了大明奶业、清 泉牛肉规模企业。进一步扩大 了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现已 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25个,带 动1000多户农民,户均增收 3000元以上。金厂镇龙头村养 猪合作社采取“统一品种、统一 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分 散饲养”的管理模式发展养猪 业。目前全村生猪养殖已经发 展到4000头,年收入480万元, 可实现利润180万元。今年养猪 合作社,又投资55万元,新建占 地面积11亩的牧业小区一处、 建猪舍11栋,建筑面积3300平 方米。小区采取韩国生态养殖 技术进行养殖,产品达到绿色 食品标准,每年生猪出栏可达 到3300头。$$ 落实就业,加快农村劳动 力转移。先后在农村举办各类 培训班17期,其中包括餐饮服务、制砖、木工、建 筑和安全生产等,共培训农民900人,向北京、威 海、内蒙古等地转移劳动力4431人。区教育局采 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创办了农村学生职业技术培 训站,让农村的青年学会缝纫、电焊等技术,学生 毕业后统一输送到外地就业,区劳动局还举办了 农村劳动力交流对接大会,促使278名农村剩余 劳动力与20多户用人单位达成聘用意向。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