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图书 报纸 视频 成果 文章 图片 政府公开信息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非物质遗产 (2)
按年份分组
2004(2)
按来源分组
吉林日报(2)
相关搜索词
赵本山与东北二人转是是非非
作者: 蒋志祥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T近年来,由于赵本山表演的小品受 到人们欢迎和关注而引发了“赵本山 热”,具有民间乡土气息的东北二人转也 一下子火红起来。在这红红火火的背后,却出现了人们不愿看到的低 俗东西。针对赵本山的表演和二人转的演出市场出现的问题,我们作 一下客观、科学、公正的分析和评说,以此来引发二人转演员及广大 二人转
全文:

$T近年来,由于赵本山表演的小品受 到人们欢迎和关注而引发了“赵本山 热”,具有民间乡土气息的东北二人转也 一下子火红起来。在这红红火火的背后,却出现了人们不愿看到的低 俗东西。针对赵本山的表演和二人转的演出市场出现的问题,我们作 一下客观、科学、公正的分析和评说,以此来引发二人转演员及广大 二人转爱好者的深层思考。$E$$ 具有民间乡土气息的东北二人转$$ 据说东北二人转具有300余年的历史,早先二人转被东北人俗 称为“蹦蹦戏”,富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流行于东北各地乡 村,是乡村百姓喜闻乐见而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表演形式。它的音乐 唱腔是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还吸收了东北大鼓、莲花落、评 戏、河北梆子等音调而构成。高亢火爆,亲切动听。二人转的舞蹈也是 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并吸收了民间舞蹈和其他剧种的武打动作,以耍 扇子、耍手绢等技巧作为其基本表演特征。二人转的音乐唱腔十分丰 富,长期以来积累创作了三百余首曲牌,主要曲牌有“胡胡腔”、“喇叭 牌子”、“文嗨嗨”、“武嗨嗨”、“红柳子”等。据史书记载:清道光二年,我 省怀德县八家子普济寺每逢庙会时,就会看到民间艺人表演的“蹦蹦 戏”。由于道白口语化,曲调朗朗上口,一时在各地迅速流行起来。二 人转大都以一丑一旦的对唱方式进行表演,演员们边说边唱,边唱边 舞,表演形式简洁朴实。当时的“蹦蹦戏”没有女性演员,女性演员都 由男性演员充当。解放后,人们才将“蹦蹦戏”改称为二人转。在 五十年代中期,女性演员才开始加入到二人转表演的行列中 来。由于民间艺人的努力,使二人转表演艺术达到了“唱的好听、 舞的优美、逗的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玩的精湛“的较高表演水 准,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经过文艺工作者辛勤 的整理、改编、创作,并坚持了“反对低级、庸俗、下流的表演,提 倡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涌现出颇具表演艺术水准的经 典曲目。近几年来,又有大批的新创曲目展现在二人转的艺术 百花园里,如《丰收桥》、《接姑娘》、《摔三弦》等,均深受欢迎。改 革开放前期,一向被东北老百姓看好的二人转,出现了衰落的 迹象,以笔者看来,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表演技艺缺乏推陈出新; 二是二人转创作相对滞后,没有新意。$$ 赵本山的小品和二人转$$ 赵本山的演艺生涯,人们十分熟知,他在二人转艺术表演领域奋 斗了数十载,在艺术上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可喜成就,对一个从乡 间走出来的民间艺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他创作了众多的舞台艺术 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他对东北二人转不遗余力的推介,曾以他的 名义举办了二人转研讨会和二人转表演大赛,令人十分敬佩。$$ 如今,东北二人转的衰落随着赵本山演红了央视才出现了转机, 成为演艺界的一大热点。早在1986年,赵本山由铁岭来到沈阳和潘 长江合作,演出了二人转《大观灯》300余场,深得二人转爱好者的好 评。在姜昆的推荐下,赵本山走进了央视的演播厅。于是,小品不断, 《钟点工》、《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直到今年的《送水工》, 他成了央视春晚的常客。近年来,他主演拍摄了电影《男妇女主任》,创 办了“本山艺术公司”。他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刘老根》和《刘老根》续集 及《马大帅》,在影视界引起不小的反响。赵本山十分明白市场经济大 潮中的名人效应,并在沈阳、哈尔滨、长春办起了“刘老根大舞台”。这 样一来,不少二人转演员和二人转艺人沿着赵本山的足迹,发现了二 人转的大市场,于是迅猛地刮起了一场二人转的旋风,各地开起的二 人转大戏院,可谓是遍地开花。然而在这轰轰烈烈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借用范伟的话道来,有些“缺氧”了。这不是在耸人听闻。$$ 评说赵本山的小品$$ 赵本山是一位地道的二人转演员,二人转对他来说是拿手好戏。 自从他年年在央视演小品后,近十年来,迟迟不见赵本山二人转新作 问世,不知何故?有人说赵本山是靠小品走红的,笔者颇有同感,但是 小品毕竟不能等同二人转。小品本是艺术院校对话剧专业学生演技 水平和对生活、人物的理解能力的一种考核手段。近年来,由于小品 创作人员和小品演员的共同努力,丰富了小品表演的内涵而逐渐成 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小品的创作和表演基本上还是属 话剧表演的范畴,与其他表演形式有着明显的区别。诚然,赵本山的 小品表演有许多方面借助于二人转的表演功底。我们从他表演的《卖 拐》、《卖车》及《送水工》中不难看出,他把市井痞子演绎得惟妙惟肖, 我们不难从他在二人转中塑造的落伍、狡黠、圆滑、世故的农民形象中 找到小品人物的影子。《送水工》创作和剧情设计,采取误会法的手法来 强化人物的戏剧冲突是如何的不合理,我们暂不评说,但赵本山的最后 一句台词,“给我一顶帽子,还是绿色的。”虽然产生剧场效果,却显得多 么的廉价和无聊。有人会说,《送水工》得票最多,获得小品一等奖,能说它 艺术水平不高吗?岂不知小品一等奖的艺术含金量究竟多少?行家里手 当然自有评说。得票多少不是衡量艺术的唯一标准,只是表明他的表演 被投票人所接受,艺术水平的高低有一个综合的评判标准。我们热切希 望二人转的领军人赵本山,全身心地投入到二人转发展和繁荣的艺术事 业中去的同时,提升自己小品表演的艺术水准,让自己富有新意的作 品和表演来为父老乡亲们带来欢笑,让二人转在东北人的面前呈现 出一片新的天地。不要沉迷于“旁门左道”。$$ 令人担忧的二人转演出市场$$ 如今,东北二人转的现状如何,引起了不少人关注。表面上看,二 人转几乎红遍东北大地,实际这种“红遍”实在令人担忧。要说“红 遍”,东三省省会的“刘老根大舞台”都已开业,真是一片红红火火,慕 名而来的观众确实不少。然而从三地演出的节目单中可以看出,二人 转演员演唱的歌曲占了很大的比重,其次是杂耍,真正的二人转演出 少得可怜。这是为什么呢?简而言之,二人转创作乏力,二人转艺术的 理念出现了偏差。舞台出现插科打诨、打情骂俏、表演过格、语言粗 俗,更有甚者,将生活中的原始场景不加任何艺术处理而原封不动地 搬上了舞台,如《泼妇骂街》等。再者,将肢体残疾的盲人、傻子,作为 小品表演的对象,竭尽全力地进行摹仿或“艺术”再创造,虽然剧场掌 声连连,这种不人道的表演严重伤害了残疾人的感情。我们对此不能 熟视无睹。有人说,“快乐少不了二人转,生活离不开地方戏”,依我看 来,这种缺乏艺术品位,拙劣的二人转和地方戏表演,宁可放弃快乐 也不要,让它们离我们生活越远越好。有人会说,言重了!我说,一点 也不言重!我在音像市场看到“骚嗑系列-胡话连篇二人转”的碟片, 其中就有赵本山的大弟子在舞台上表演色情笑话的实况演出。我还 看到“东北二人转幽默小品大观”野花骚系列碟片,共计24盘,在封 套上毫不掩饰写下了“野花骚不尽,春风吹又生。”儿童不宜的文字。 其数量之大,品种之全,我们暂且不说,二人转落入到“儿童不宜”的 境地,是许多人所始料不及的。这些碟片内容不堪入目,演员在舞台 从容不迫地张口××,闭口××,毫无羞涩之感。一些女演员大胆暴 露,实在令人瞠目结舌,退避三舍。一些无证艺人钻我们管理上的漏 洞,公开在文化广场或公园里演出,并收取钱财,遭到了群众的指责。 于是,他们又躲进澡堂子里进行非法演出。中央电视台也曾曝光长春 某俱乐部演出类似以“野花骚”为主题的二人转,一些女演员进行无 上装表演,这不是将人们喜爱的二人转表演艺术引向歧途吗?这一 切,不是言重了,是严重了。对此,难怪赵本山大声疾呼“绿色二人 转”,弘扬东北民俗文化。尽管对“绿色二人转”提法,有人提出了疑 议,但赵本山的本意是不让不健康的东西侵染被他视为生命的东北 二人转。但事实又是怎样呢?$$ 赵本山对央视演出风波的狡黠态度$$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文化氛围十分宽松,演艺界出现了百 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十分令人欣喜。赵本山与他的同行提出了 弘扬和中兴东北二人转,我双手赞成。他以声望和艺术上的成就团结 了一批有志于中兴二人转事业的演职人员,为东北二人转的发展和 创新,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非常令人敬重。但是,在央视喜剧小品大 赛的颁奖晚会出现的一场风波,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而赵本山现场冲 动性话语,着实让人遗憾许久。有人说他傲气十足,有人说他狂妄有 加,有人说他有些霸气。我认为近年来,赵本山随着事业上取得的成 就,他的脾气也在长。是不是因为有人为他撰写了《土神-赵本山》、 《笑神-赵本山》、《东方笑神-赵本山》等书,于是乎神气十足了吗?把 他炒作成“神”,也许不是赵本山的本意,但是,现在的赵本山的确“神 气不少”。赵本山冲动性话语,有人认为是牢骚,是在鸣不平。以我的 判断,赵本山是想将他“赵家戏班”通过央视这一媒介早日推向演出 市场,这种心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的弟子表演格调实在难 以恭维而被劝下演出现场,赵本山却为此恼羞成怒。作为一名文艺工 作者,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一种恭谦而冷静的心态,要有一种大家 的风范和实事求是态度。反之,将会事与愿违。对一个聪明的人来说, 出了问题应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是寻找借口和托词来进行搪 塞。在这一点上,赵本山做得比较差。对自己说出的话语一而再地进 行辩解,何苦呢?他曾在一次答记者问时说:“我与中央电视台那场争 论,其实只是想给东北人找个面子……我站在那儿,代表的是东北 人,所以我必须为东北人找回面子。”实际上,他弟子的低俗表演被 当场撵下台,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这对赵本山来说,是多么的没 有面子。然而他文过饰非却还打着东北人的幌子向中央电视台要找 回面子,我想东北人不会要赵本山找回这不明智的所谓“面子”,反 倒心里比较踏实点。从这一点上看,赵本山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反显 得他有些狡黠。$$ 赵本山的错误艺术理念$$ 通过这场风波,我发现赵本山在一些基本理念上出现了偏差。他 曾说:“我认为说二人转没有文化的人最没有文化。二人转是什么?它 是一种大文化,大视觉。谁要是反对二人转我心里头恨不得把他杀 了。二人转应该不失去它的本色,不失去它的大俗”。这可谓是神气霸 气十足。对二人转表演出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 事。不同观点和意见可以展开讨论,可以展开批评与反批评,这有利于 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党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对 于二人转的表演产生不同的看法就从“心里头恨不得把他杀了”,这种 对待事物的态度,不能说是有文化的表现吧?反之,却反映出赵本山身 上那种小农狭隘的心理特征。我们认为,二人转的表演是通俗易懂,而 不是大俗,一旦大俗,就会陷入俗不可耐的尴尬境地。$$ 有一些问题不仅是文艺理论上的问题,还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 题。这应该引起广泛的讨论,才能使东北二人转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发 展文化氛围。赵本山曾对记者说:“二人转离开性就不是二人转了,那 有啥的?只要不太出格就行,二人转本来就是个俗的东西。所以大家 就都别装了,别回避那些不太雅的东西。”这样说来东北二人转是依 附于性而存在,依附于性而发展的。这一“崭新”的二人转的表演艺术 观还第一次听说,感到颇为惊讶。难怪赵本山的大弟子敢在央视舞台 上表演具有性的暗示;难怪他的学生在“刘老根大舞台”津津乐道地 讲述具有荤味“笑话”;难怪一些民间女艺人沿着赵本山的这一观点 敢在观众面前撩起自己的上衣。然而那些“骚嗑系列、首推幽默精彩 成人说口小段”、“野花骚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花骚系列”等碟片与 赵本山的“二人转离开性就不是二人转”的“理论”是否有什么关联, 我就不得而知了。一面大声疾呼要“中兴东北二人转”、大力提倡“绿 色二人转”,一面又理直气壮地说“二人转离开性就不是二人转”,这 种出尔反尔的观点,不知赵本山想说明什么?被人誉为“小品之王”、 “二人转的领军人”的赵本山发出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实在与他的 声望及地位极不相称。$$ 一般艺术作品的底线是健康、无害。赵本山说的“不太出 格”、“不太雅”,就是在二人转的表演上“有一点出格”、“来一点 大俗”,他要人们不要去回避,不要去装什么“正人君子”,因为 二人转本来就是个“俗的东西”。我认为,赵本山这一说法突破 了艺术作品的底线,让人们去接受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东 西,我想问赵本山,这是为什么?$$ 搞艺术是需要文化的,文化的高低决定了艺术水平的高 低。文化水平上去了,那么他的艺术表现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没 有文化的艺术不能称其为“艺术”。这是一个十分简单明了的道 理。然而赵本山与记者对话中,理直气壮地说出了“我不怕别人 说我没文化”。没有文化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我认为赵本山不是 没有文化,而是有点文化,只是文化不高罢了。没有文化拍不了 电视剧《刘老根》,由于文化不高,所以有人在评论《刘老根》时 说,一部成功的电视剧,起码应该是思想品位和艺术水准都要 有些档次,而《刘老根》在这两点上却恰恰先天不足。我也是这 样认为的,在电视上同时热播的《刘老根》与《希望的田野》两部 电视连续剧,相比之下,无论是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还是演员 阵容及表演水平,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热切希望诞生在东北黑土地上充满着乡土气息的二人转得到 真正意义的发展和中兴,也十分愿意与赵本山及二人转表演工作者一 起正视目前二人转演艺界所面临的问题,做一些有益的工作。正如文化 部部长孙家正所指出的那样:首先应当看到二人转在人民群众当中深 受欢迎的程度,肯定与重视这样一种文化形式。但是,对于二人转里面 的有些内容,也要本着“提倡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的精神加以改造和不断提高。我深信,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东北 二人转将真正红遍整个大东北,唱遍整个神州大地。

扭扭扭 东北大秧歌
作者: 蒋志祥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秧歌,最早是我从电影里见到的, 那欢天喜地的舞姿,非常容易感染人们 的情绪。在广场、在街头,人们身着大红 大绿的盛装,伴随着激越的锣鼓和清亮 的唢呐声,跳起东北大秧歌,一股欢庆 之情油然而生……$$ 大秧歌是东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 演形式,大秧歌产生于何时。各地说法 不一,但我比较倾向于“大约形成
全文:

大秧歌,最早是我从电影里见到的, 那欢天喜地的舞姿,非常容易感染人们 的情绪。在广场、在街头,人们身着大红 大绿的盛装,伴随着激越的锣鼓和清亮 的唢呐声,跳起东北大秧歌,一股欢庆 之情油然而生……$$ 大秧歌是东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 演形式,大秧歌产生于何时。各地说法 不一,但我比较倾向于“大约形成于明 代嘉靖年间,到清代已广为流行”的说 法。而东北大秧歌形成于何时,我想,大 概形成于清代前后,据史料记载,满族 秧歌舞,俗称“鞑子秧歌”。在清军进军 中原之前,满族民间文艺活动也具有较 浓的汉族民间文化的特征。东北地区是 一个满汉杂居的居住地,汉族秧歌直接 影响到满族的歌舞表演形式,在满族的 “鞑子秧歌”中,不仅揉进汉族秧歌的表 演形式,同时还保持了满族民间文化特 有的风格。满族每逢上元夜或遇有喜庆 之日。“便官兵一致,军民一体,同行歌 舞”。所以在东北农村每年春节都有办 秧歌习俗,从正月初六一直扭到正月十 六,很受百姓欢迎。$$ 东北大秧歌的风格,以火爆热烈、欢 快奔放而著称。老百姓把秧歌扭得好称 之为“扭得浪”,这表现了关东人的豪爽 热情的民风和自娱自乐的群体性民间文 艺表演的特色。而近几年来,街头大秧 歌使我产生了不少遗憾。一是大秧歌差 不多成了老年人的健身防病一种运动形 式,参与老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头 老太太,很少有年轻人加入其中。二是 表演形式过于保守陈旧,没有新鲜感, 脚下走的是秧歌步,双手舞的是手绢和 折扇,扭动起来“舞姿”简单划一,舞步 蹒跚沉重,很少给人以一种美感。三是 服饰显得十分单调,除了大红大绿的秧 歌服外,几乎没有其他色调服装。四是 上了年纪的老人脸庞上抹上红红的一层 脂粉,怎么看也不自然;再说,一些老太 太头上戴着头饰,虽说是有点“珠光宝 气”,也显得不伦不类;五是大秧歌的 伴奏也有些不尽如人意,大秧歌的曲 牌非常丰富,据说当今十分火红的“二 人转”中的音乐是从大秧歌的300余 种曲牌中借鉴而来的。眼下大秧歌的 伴奏除了秧歌调外。其余的都是流行 歌曲旋律,真是该新的没有创新,该老 的却没有老起来,我真担心大秧歌的 老曲牌会失传。$$ 毫无疑问。东北大秧歌是关东民间 文化的一大瑰宝,是关东人的一种具有 自娱自乐群体性而又喜闻乐见表演形 式。它的产生虽有数百年的历史,但仍 需推陈出新。街头的大秧歌不要再仅仅 是老年人的“专利”,让更多的人参与其 中。各地的秧歌表演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尤其是北京人将大秧歌舞姿改编得 更具现代感,更富有大都市的文化气 息,他们旨在创新,使街头大秧歌既有 娱乐、健身的特点,更具有观赏性。作为 东北的大秧歌也应该来一个创新的尝 试。在服饰上,我想多样总比单一好。人 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有几件自己喜欢 的服装,如果把时装的服饰与扭大秧歌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那真是一个不多见 的风景线。如果把富有个性的发型来替 代那不伦不类的头饰,那可真是个性化 魅力的展现。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