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图书 报纸 视频 成果 文章 图片 政府公开信息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
期刊(1)
按栏目分组
非物质遗产 (6)
按年份分组
2007(1)
2005(1)
2004(1)
2003(3)
按来源分组
国际商报(2)
中国审计报(2)
中国经济导报(1)
中国老区建设(1)
相关搜索词
话说东北大秧歌
作者: 秋思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北大秧歌  东北二人转  文艺形式  东北农村  唢呐 
描述:话说东北大秧歌
说说东北大秧歌
作者: 秋思  来源:中国审计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生在东北农村,打小就随着东北二人转和大秧歌一起长大。在开始哑哑学语的时候,听着街口的秧歌唢呐声,就会扬起双臂绕花,嘴里还配合着:“啦地哒,哩地哒……”东北农村的孩子,好多都如我一样,没学说话先会哼秧歌小调。$$东北农村每到年节喜庆日子,扭秧歌是主要的文艺形式,大人们踩高跷,而我们小孩则跳地蹦子,打蹦
全文:

生在东北农村,打小就随着东北二人转和大秧歌一起长大。在开始哑哑学语的时候,听着街口的秧歌唢呐声,就会扬起双臂绕花,嘴里还配合着:“啦地哒,哩地哒……”东北农村的孩子,好多都如我一样,没学说话先会哼秧歌小调。$$东北农村每到年节喜庆日子,扭秧歌是主要的文艺形式,大人们踩高跷,而我们小孩则跳地蹦子,打蹦子不用在脚上绑高跷,穿着也简单,男排头左手拿一个红布包裹的木头锤子,女排头右手拿着一个红布包裹的木头镰刀,男生一排女生一排开扭。锤子镰刀象征工农当家作主人,合起来交叉是共产党的标志。队员们一律腰扎红彩带(通常是家里的麻线被面或幔子),双手各拿彩带的一端,随着“七冬呛,七冬呛,七冬七冬呛”的节奏扭着。$$最好看的要数正宗的大秧歌———踩高跷。别小看这踩高跷,可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加体力的运动,由于过去农村封建,所以很少有女子参加扭秧歌,秧歌队里是清一色的年轻后生,脚下踩着一尺六寸的高跷。秧歌队分头跷二跷;除白娘子、许仙,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老妪、渔翁、傻柱子和一对压大鼓的固定以外,其它队员要有一半女扮男装,本色男儿的叫“武丑”,男扮女装的叫“浪妞儿”。武丑抹花花脸儿,浪妞儿戴花冠,武丑叫“下妆”,浪妞叫“上妆”。$$在秧歌队里,演员也分主次,头跷、二跷、压大鼓这三部分是队里的骨干,也是一个秧歌队是否能叫得响拿得出的主要标志。头跷二跷头戴纱筒帽,四周缀绒球,白色丝绦大带,手持戏用马鞭。其他有角色的按特定人物所需随意装扮:武丑一般穿斜领上衣水袖头,下穿大红活裆裤,腰系彩带头扎手巾或绸子;浪妞儿一般穿斜襟彩色长裙,戴花梳大辫儿,手执扇子或手绢。武丑和浪妞儿结成对子,每一对叫“一副架儿”,最后一对上下妆叫“压大鼓”,要由表演最好的演员担任。他们后边是锣喇叭儿,变化鼓点和动作都由他们暗示给击鼓人。$$好的秧歌队在表演的过程中都必须有许多绝招儿:每到一地,在没开场前,有一个进场表演,就是在场地入口处横一条七尺长二尺高的大板凳,头跷二跷得带三至五个武丑从板凳上空翻过去跑个圆场,才能把板凳搬开。这时大队在门口搭好彩象,抬上独木驴,别成蛤蟆(特技表演),绕场一周后才能正式表演。$$秧歌的主体部分,分“开场”、“大场”、“清场”、“过街场”。开场是秧歌队进院后,由头跷二跷领队以极快的速度变幻各种队形,在不断地叫鼓声中打开观众围观的场地,为大场做准备。大场就是走队形,队形越多越复杂为上,“长蛇阵”、“八卦图”、“连环套”、“龙摆尾”、“五凤楼”、“灯笼挂”,还有“四面斗”、“别障子”、“剪子股”、“盘菜心”等等花样翻新,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大场表演的时间最长,约五六个曲子之后就是“下清场”,所谓“清场”就是集体表演过后的个别表演。首先由头跷表演“备马”、“鞭挂”。“备马”是通过“牵马、掸水、刷毛、打马尾、备马鞍、紧肚带、提马嚼”等动作,“鞭挂”是“上马、三鞭、独立、推手、探海、踹燕、磕跷、空转、翻身”等动作演示古代武将跨马出征的场面。接着是一对对“上妆”、“下妆”、“男女”表演爱情戏,其中还夹杂老太太阻挠和傻柱子插足等情节,滑稽可笑。之后,还有“扑蝴蝶”的武丑,“地拱鸡”、“就地十八滚”;还有,“铁弓缘”、“杀江”、“王婆骂鸡”等小戏。$$最后还要有一人唱众人合的秧歌帽儿:《小拜年》、《放风筝》等,其中《报花名》唱得最好听:$$高粱开花节节高$$八仙过海水皮漂$$蓝采和失落阴阳板$$龙王爷门口闹吵吵$$谷子开花嘟噜多$$孙二娘开店十字坡$$打遍天下无对手$$遇着好汉武二哥$$……$$东北大秧歌是二人转的一种集体演出形式,每当春节的时候,在那白雪皑皑的东北农村大地,到处可见那锣鼓喧天的喜庆的高跷队,它是农村一种最常见的娱乐活动。

二人转助兴东北会展节庆
作者: 秋思  来源:国际商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最近的央视小品大赛上,一对东北二人转演 员因为表演“过火”被主持人喊停,为此还引起号称 “东北小品王”赵本山的不满,此事一时闹得沸沸扬 扬,也引得很多观众更对东北二人转发生了兴趣。$$ 其实,二人转一直是东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最广泛、最喜闻乐见 的一种民间文化,无论是红
全文:

在最近的央视小品大赛上,一对东北二人转演 员因为表演“过火”被主持人喊停,为此还引起号称 “东北小品王”赵本山的不满,此事一时闹得沸沸扬 扬,也引得很多观众更对东北二人转发生了兴趣。$$ 其实,二人转一直是东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最广泛、最喜闻乐见 的一种民间文化,无论是红白喜事,婚丧嫁娶,还是 过年过节,展会庆典,人们都要唱上一台二人转或 表示祝贺,或烘托气氛。$$ 过去的东北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人们在劳 动之余的地头田间,免不了要开几句玩笑,互相打 打闹闹,高兴的时候还要唱上两声,喊上两嗓子,二 人转最初就来源于地头文化,表演中的动作如扔手 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扭动腰枝,以及唱腔都 是一种发泄,一种随意。$$ 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而是有三种表演形 式。一种叫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个人可以扮多 种角色,单出头可以说是东北民间的独角戏。第二 种叫拉场戏,是由旦角、丑角和小生等多种角色扮 演的民间小戏。第三种叫双玩艺儿,也叫对口戏,这 才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两个人扮演几个不同的人 物,既跳出角色从旁叙述,又跳进人物扮演角色。以 上三种形式统称二人转。而从二人转的基本舞蹈动 作可以看到,两个人互相斗来斗去,把两条胳膊张 开,有“扑蝴蝶”、“大翻身”、“小翻身”等,一男一女 在场地上不停地转,表现出东北人粗放的性格。$$ 二人转土色土香,一树多枝,它是东北秧歌与 河北莲花落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特点是通俗易懂, 不隔语,不隔音,更主要的是不隔心,因此人们说它 “明白、热闹、对味、开窍”,又说“宁舍一顿饭,不舍 二人转”,可见二人转是广大东北人民的掌上明 珠。$$ 东北大秧歌是二人转的一种集体演出形式,大 秧歌还分为高跷和地蹦两种,现在在一些大城市的 中老年秧歌队都是地蹦式秧歌,而过去每当春节的 时候,在那白雪皑皑的东北大地,到处可见的是高 跷队。大秧歌的舞蹈形式都来源于二人转,每到一 处,秧歌队都要“下清场”,就是所有的演员都集体 围成一个大圈,圈或一个圆型的场地,从秧歌队里 跳出一男一女两个人来,开始二人转的演出,一般 都是比较短小的传统曲目,引得观众一起开怀大 笑,给节日增添无比的喜庆气氛。$$ 二人转最主要的乐器是锁呐,还有锣鼓,在室 内还有二胡等等,但以打击乐为主。$$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的经济 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人转 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占据了东北农村广阔的文化市 场。好多的地方政府就是用二人 转来宣传党的政策,推广农业科 技知识,鼓励农民致富,表彰新人 新事;有的还用二人转来宣传地 方产品或做公益广告,特别是在 东北举办的一些展览会或招商引 资洽谈会上,组织者也常常利用 二人转这一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 民间艺术来助兴庆贺,提升人 气。$$ 当然,在东北的二人转中也 确实有一些“荤口”的段子,但更 多的二人转还是比较好的,不能 一概而论。至于说到家喻户晓的 赵本山,最初也是靠二人转步入 了艺术的大门,他从来不隐瞒自己出道于二人转这 样卑微的出身,而是把二人转视为东北人的一种光 荣,并决心以提倡“绿色二人转”的创新理念,把这 一民间艺术引入大雅之堂,这无疑也是东北人的骄 傲。

说一说咱东北农村踩高跷
作者: 秋思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到过年,东北农村都要敲锣打 鼓扭秧歌踩高跷。$$ 别小看这踩高跷,可是一种高难 度的技术加体力艺术运动,过去农村 很少有女子参加扭秧歌,秧歌队里是 清一色的年轻后生,脚下踩着一尺六 寸的高跷。秧歌队分头跷二跷,有一 半女扮男装,本色男儿的叫“武丑”, 男扮女装的叫“浪妞儿”。武丑抹花花 脸儿,浪妞
全文:

一到过年,东北农村都要敲锣打 鼓扭秧歌踩高跷。$$ 别小看这踩高跷,可是一种高难 度的技术加体力艺术运动,过去农村 很少有女子参加扭秧歌,秧歌队里是 清一色的年轻后生,脚下踩着一尺六 寸的高跷。秧歌队分头跷二跷,有一 半女扮男装,本色男儿的叫“武丑”, 男扮女装的叫“浪妞儿”。武丑抹花花 脸儿,浪妞儿戴花冠,武丑叫“下妆”, 浪妞叫“上妆”。$$ 在高跷队里,头跷、二跷、压大鼓 这三部分是队里的骨干,也是一个秧 歌队是否能叫得响拿得出的主要标 志。头跷二跷头戴纱筒帽,四周缀绒 球,白色丝绦大带,手持戏用马鞭。其 他有角色的按特定人物所需随意装 扮。武丑一般穿斜领上衣水袖头,下 穿大红活裆裤,腰系彩带头扎手巾或 绸子;浪妞儿一般穿斜襟彩色长裙, 戴花梳大辫儿手执扇子或手绢。武丑 和浪妞结成对子,每一对叫“一副架 儿”,最后一对上下妆叫“压大鼓”,要 由表演最好的演员担任。他们后边是 锣钹叭儿,变化鼓点和动作都由他们 暗示给击鼓人。$$ 好的高跷队在表演的过程中都 必须有许多绝招儿,每到一地在没开 场前,有一个进场表演,就是在场地 入口处横一条七尺长二尺高的大板 凳。头跷二跷得带三至五个武丑从板 凳上空翻过去跑个圆场,才能把板凳 搬开,这时大队在门口搭好彩象,抬 上独木驴,别成蛤蟆(特技表演),绕 场一周后才能正式表演。$$ 高跷的主体部分,分“开场”、“大 场”、“清场”、“过街场”。开场是秧歌队 进院后,由头跷二跷领队以极快的速 度变幻各种队形,在不断地叫鼓声中 打开观众围观的场地,为大场做准 备。大场就是走队形,队形越多越复 杂为上。大场表演的时间最长,约五 六个曲子之后就是“下清场”,所谓 “清场”就是集体表演过后的个别表 演。首先由头跷表演“备马”、“鞭挂”。 “备马”是“牵马、掸水、刷毛、打马尾、 备马鞍、紧肚带、提马嚼”等动作,“鞭 挂”是“上马、三鞭、独立、推手、探海、 踹燕、磕跷、空转、翻身”等动作演示 古代武将跨马出征的场面。接着是一 对对“上妆”“下妆”“男女”表演爱情 戏,其中还夹杂老太太阻挠和傻柱子 插足等情节,滑稽可笑。之后,还有 “扑蝴蝶”的武丑“地拱鸡”、“就地十八 滚”;还有“铁弓缘”、“杀江”、“王婆骂 鸡”等小戏。$$ 东北大秧歌是二人转的一种集 体演出形式,每当春节的时候,在那 白雪皑皑的东北农村大地,到处可见 那锣鼓喧天的喜庆的高跷队,它是农 村一种最常见的娱乐活动。

扭起秧歌助节庆
作者: 秋思  来源:国际商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东北农村每到年节喜庆日子,扭秧歌 是主要的文艺形式,大人们踩高跷,而小 孩则跳地蹦子,打蹦子不用在脚上绷高 跷,穿着也简单,男排头左手拿一个红布 包裹的木头锤子,女排头右手拿着一个红 布包裹的木头镰刀,男生一排女生一排开 扭。锤子镰刀象征工农当家作主人。合起 来交叉是共产党的标志。队员们一律腰扎 红
全文:

东北农村每到年节喜庆日子,扭秧歌 是主要的文艺形式,大人们踩高跷,而小 孩则跳地蹦子,打蹦子不用在脚上绷高 跷,穿着也简单,男排头左手拿一个红布 包裹的木头锤子,女排头右手拿着一个红 布包裹的木头镰刀,男生一排女生一排开 扭。锤子镰刀象征工农当家作主人。合起 来交叉是共产党的标志。队员们一律腰扎 红彩带(通常是家里的麻线被面或幔子), 双手各拿彩带的一端,随着“七冬呛,七冬 呛,七冬七冬呛”的节奏扭着。而如今,秧 歌更是扭进了经济领域,除了具有民俗色 彩的“秧歌节”,在一些展览会、招商洽谈 会、店庆、厂庆等等各种庆典活动中,几乎 都有秧歌队前来助兴,烘托气氛。$$ 在秧歌文化中,要说流传最广也最好 看的要数正宗的东北大秧歌──踩高 跷。别小看这踩高跷,可是一种高难度的 技术加体力的艺术运动。过去由于农村封 建,很少有女子参加扭秧歌,秧歌队里是 清一色的年轻后生,脚下踩着一尺六寸的 高跷。秧歌队分头跷、二跷;除白娘子、许 仙、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戏文 人物,以及老妪、渔翁、傻柱子和一对压大 鼓的固定以外,其它队员要有一半女扮男 装,本色男儿的叫“武丑”,男扮女装的叫 “浪妞儿”。武丑抹花花脸儿,浪妞儿戴花 冠,武丑叫“下妆”,浪妞叫“上妆”。$$ 在秧歌队里,演员也分主次,头跷、二 跷、压大鼓这三部份是队里的骨干,也是 一个秧歌队是否能叫得响拿得出的主要 标志。头跷二跷头戴纱筒帽,四周缀绒球, 白色丝绦大带,手持戏用马鞭。其他有角 色的按特定人物所需随意妆扮。武丑一般 穿斜领上衣水袖头,下穿大红活裆裤,腰 系彩带头扎手巾或绸子;浪妞儿一般穿斜 襟彩色长裙,戴花梳大辫儿手执扇子或手 绢。武丑和浪妞结成对子,每一对叫“一副 架儿”,最后一对上下妆叫“压大鼓”,要由 表演最好的演员担任。他们后边是锣钹叭 儿,变化鼓点和动作都由他们暗示给击鼓 人。$$ 好的秧歌队在表演的过程中必须有 许多绝招儿,每到一地在没开场前,先有 一个进场表演,就是在场地入口处横一条 七尺长二尺高的大板凳。头跷二跷得带三 至五个武丑从板凳上空翻过去跑个圆场, 才能把板凳搬开,这时大队在门口搭好彩 象,抬上独木驴,别成蛤蟆(特技表演),绕 场一周后才能正式表演。$$ 秧歌的主体部分,分“开场”、“大场”、 “清场”、“过街场”。开场是秧歌队进院后, 由头跷二跷领队以极快的速度变幻各种 队形,在不断地叫鼓声中打开观众围观的 场地,为大场做准备。大场就是走队形,队 形以越多越复杂为上。“长蛇阵”、“八卦 图”、“连环套”、“龙摆尾”、“五凤楼”、“灯 笼挂”,还有“四面斗”、“别障子”“剪子 股”、“盘菜心”等等花样翻新,让人目不暇 接,眼花缭乱。$$ 大场表演的时间最长,约五六个曲子 之后就是“下清场”,所谓“清场”就是集体 表演过后的个别表演。首先由头跷表演 “备马”、“鞭挂”。“备马”是通过“牵马、掸 水、刷毛、打马尾、备马鞍、紧肚带、提马 嚼”等动作,“鞭挂”是“上马、三鞭、独立、 推手、探海、踹燕、磕跷、空转、翻身”等动 作演示古代武将跨马出征的场面。接着是 一对对“上妆”“下妆”“男女”表演爱情戏, 其中还夹杂老太大阻挠和傻柱子插足等 情节,滑稽可笑。之后,还有“扑蝴蝶”的武 丑;“地拱鸡”、“就地十八滚”;还有“铁弓 缘”、“杀江”、“王婆骂鸡”等小戏。最后还 要有一人唱众人合的秧歌帽儿,如《小拜 年》、《放风筝》、《报花名》等。

说一说东北的二人转
作者: 秋思  来源:中国审计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说起东北的二人转来,总有一种不屑一顾的表情,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东北人。有时甚至觉得二人转会给东北人丢脸似的。$$很小的时候,在公园里的一个空地,或在农村的场院上,都可以看到二人转。那种满口荤语,打情骂俏,让人听得耳热脸红的污秽语言,按现在时兴的话说,黄得不能再黄的地头文化,下流文化,是那些“正经人”
全文:

说起东北的二人转来,总有一种不屑一顾的表情,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东北人。有时甚至觉得二人转会给东北人丢脸似的。$$很小的时候,在公园里的一个空地,或在农村的场院上,都可以看到二人转。那种满口荤语,打情骂俏,让人听得耳热脸红的污秽语言,按现在时兴的话说,黄得不能再黄的地头文化,下流文化,是那些“正经人”不敢走近半步的曲艺形式。$$在田间地头,在任何有喜庆的日子,甚至在农村办丧事的时候都要唱上一台二人转。$$二人转和东北人一起生长,一起存在,一起生活,一起悲一起乐一起哭一起笑。$$红白喜事,婚丧嫁娶,过年过节,庆典开业……$$二人转是东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最广泛、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化。$$你到东北农村就会看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骄阳似火的田野里,在公共汽车上,在农家小院里,在任何一个地方,上自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哑哑学语的孩子,都会唱上几口二人转小调。什么王二姐思夫、西厢记,什么猪八戒背媳妇,什么二人转小帽等等,把东北农村的任何一个人拉出来都会唱上两口,就和大草原的人会骑马,和人会吃饭,会睡觉一样的,是东北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东北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小的时候,每当走过人群聚集的二人转场地,我就情不自禁地往里面挤,想看个热闹,这时妈妈会使劲把我拉出来,并大声责怪:“小孩子家,不许听!”$$后来自己长大了才知道,二人转里有好多的性文化,就是那种黄的东西,也是荤的语言和荤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带着性的歇后语或影射性方面的趣事,可能也是东北人最早的一种自发的性教育形式吧。因为过去性知识不是靠书本传播而是靠二人转来传播的,好多的青年都是听了二人转才明白、才长大、才懂得性知识的。所以好人家的家长不许孩子过早地接触它,怕学坏了。的确,在一些民间的二人转节目中,有好多不堪入耳的唱词对社会风气是一个污染,但更多的二人转还是比较好的,不能一概而论。$$过去的东北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人们在劳动之余,在地头田间,免不了要开几句玩笑,要互相打打闹闹,高兴的时候还要唱上两声,喊上两嗓子,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地头文化。那种形式: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扭动腰肢,以及唱腔都是一种发泄,一种随意。从现在二人转的基本舞蹈动作就可以看到,两个人互相斗来斗去,把两条胳膊张开,有“扑蝴蝶”、有“大翻身”、“小翻身”等,有时还做着一些猥亵动作,像两只蝴蝶一样,一男一女在场地上转,不停地转,表现东北人民那种粗放的性格。$$二人转,故名思义,是两个人的文艺形式。(还有一种是一个人的,叫单出头)可以分为好多种,比如搭台唱戏的,是正宗的形式,一男一女为一对,一对唱完再来一对,一边唱一边转,一边做着舞蹈,唱词反映了一个故事,而表演的两个人可以担当种种不同的角色,随着唱词的需要,来变幻演员的角色,是两个演员多重角色的表演方法。中间也有对白,是用纯粹的东北口音对白,其中还有不少的地方方言和歇后语,好多的南方人是听不懂的,但是在东北人听来,是最合情合理的事了。$$二人转不在于演员好与坏,只是注重唱词和故事的内容,有的二人转,演员在上面演,下面的观众几乎人人都会唱,每一句唱词都记得清楚,就像京剧戏迷听京剧能记得唱腔是一样的道理。$$有一些老头特爱看二人转,而且百看不厌,其中的唱段唱词都能倒背如流,可还是想听想看。$$二人转好多都是传统曲目,每场都有几个这样的传统戏来招揽观众,把那些传统曲目用海报的形式贴在二人转演出地外面的墙上,可以吸引老年观众和农村观众。$$尽管现在电视进入了农村千家万户,好多的年轻人被摇滚乐、现代音乐所吸引,但在东北农村,二人转还是作为主打艺术占领着市场。$$二人转演出队还是一支流动的演出团体,每每新来一支演出队,就可以看到好多村落的大人孩子、大姑娘小媳妇,坐上自家的拖拉机,或骑上摩托车,成群结队地前来观看。好的演出队可引来场场爆满!$$二人转演员大都来自于农村,有的是几家人,父子、母女、夫妻都是演员,生活条件相当艰苦,空地、旷野、街头、公园、广场,到处都是他们的舞台,一辆破旧的拖拉机或汽车就是他们全部家当。风餐露宿,走村串屯,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出去唱戏。$$东北大秧歌是二人转的一种集体演出形式,大秧歌分为高跷和地蹦两种,现在在一些大城市的中老年秧歌队都是地蹦式秧歌,而过去每当春节的时候,在那白雪皑皑的东北大地,到处可见的是高跷队,因为冬天的东北是冰天雪地的,如是地蹦式的秧歌,一是观看的人看得不清楚,二是路面很滑容易跌倒,所以在东北农村,春节还都是表演踩高跷,把两只脚用结实的绳子绑到两根木棍上,棍子的下边还钉着两个马掌,是用来防滑的。$$大秧歌的舞蹈形式都来源于二人转,每当到一处,秧歌队都要“下清场”,就是所有的演员都集体围成一个大圈,圈成一个圆形的场地,从秧歌队里挑出两个人来:一男一女,开始二人转的演出,一般都是比较短小的传统曲目,是那种大家都喜欢都会唱的节目,这两个人在高跷上起舞,做着各种耍手绢和玩扇子的舞蹈动作。随着高亢的唢呐声,大声地唱、夸张地扭,不时互相飞眼、打逗和取笑,引得观众也一起开怀大笑,给节日增添无比的喜庆气氛。“下清场”也是一种二人转形式,是节日里专门在大秧队里的二人转。$$还有一种二人转形式,就是进入家庭的表演形式,可能和过去的唱堂会差不多吧。谁家办婚事,谁家办丧事,谁家的孩子请满月,谁家的买卖开业,都要请上一伙人来唱戏,这时的二人转就进入了各家各户。$$二人转最主要的乐器是唢呐,还有锣鼓,在室内还有二胡等等。但以打击乐为主。$$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人转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在东北农村有其广阔的文化市场,把这一传统艺术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真正成为宣传党的政策,鼓励农民致富的一种表演形式。好多的地方政府就是用二人转来宣传计划生育,来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有的还用二人转来宣传地方产品,用二人转来做公益广告,用二人转来拉近干群关系。一些地方文化部门还派出得力的人员帮助二人转队伍编写新的节目,宣传农村的新人新事。比如赵本山的第一个电视小品《摔三弦》就是根据农村里有些农民迷信、算命的情况编写的,其中穿插了许多二人转语言和唱段,使二人转这种表演形式首次搬上了屏幕。$$在吉林,把二人转定为吉剧,成为了一种固定的代表东北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二人转是赵本山最初步入曲艺的入门艺术。他从来不隐瞒自己出道于二人转这种“下里巴人”的艺术,而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使之赋予了新的活力,让二人转堂堂正正地走上了大雅之堂,这是我们东北人的骄傲和福气。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