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图书 报纸 视频 成果 文章 图片 政府公开信息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
按栏目分组
非物质遗产 (4)
名胜古迹 (1)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05(3)
2004(1)
按来源分组
吉林日报(3)
中国产经新闻(2)
相关搜索词
汉字文化在东北的历史地位
作者: 田子馥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最近会见张福有先生,谈起去年出土的《集安高句丽碑》,兴奋异常,他说《集安高句丽碑》晚于高句丽《好太王碑》13年,同是好太王的儿子长寿王所建,共218个字,通为汉隶文字,已被张福有先生释读了190个字。 碑文的具体内容权且不论,1600年前刻制这两通碑,全用汉字,而且叙事文法,尽皆魏晋风骨。高句
全文:

最近会见张福有先生,谈起去年出土的《集安高句丽碑》,兴奋异常,他说《集安高句丽碑》晚于高句丽《好太王碑》13年,同是好太王的儿子长寿王所建,共218个字,通为汉隶文字,已被张福有先生释读了190个字。

碑文的具体内容权且不论,1600年前刻制这两通碑,全用汉字,而且叙事文法,尽皆魏晋风骨。高句丽二十八代王,传祚700余年,竟不制造自己民族的文字,居民上下均用汉字,语言语法,尽皆熨帖。汉杨雄在《方言》一书中研究“北燕朝鲜方言”为一个方言区,这是由内地尤其燕、齐一带的方言经过长期的发展成新的汉语方言。因此,“北燕朝鲜方言”是汉语方言。研究指出,后汉人王仲“一去就到乐浪山中,可见当时确有中国居民留此,不然绝不会孤立在一个异民族社会,八世而不改华风。”(《两汉户籍与地理关系》)高句丽流畅使用汉语汉字文化,就因为语言相通。据历史学家徐德源先生考证:“汉唐时期的高句丽王国,不仅使用汉字、汉文记事,而且还使用汉字语音标记高句丽民族语言的语音。由此可见,汉语词汇在高句丽王国的语汇中居于明显的主导地位。由此推测,当年高句丽王国的高句丽族居民大约既讲本族语言,也会讲、能讲汉语。”(《高句丽史·序》)这自然是“车书本一家”。

受盛唐文化的影响,史称“海东盛国”的渤海,本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字,这是接受汉文化滋养的重要途径。渤海表章、官牒、诗文、以及碑刻、官印、瓦文等,皆以汉字书写,而且篆楷齐备,造诣很深,与唐代的书文是神形化一了。难怪温庭筠在《送渤海王子归本国》诗中赞道:“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在辽代,《辽史》称“汉契一体”,“南北一家”,“华夷同风”,南北则指宋与辽;金史称“蒙克汉户本一家”,金世宗强调女真与汉以及其他民族“天下一家”。北方各民族还都自认炎黄为祖:有学者说高句丽起源于扶余,属于炎帝族系。《史记·匈奴列传》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辽史专家耶律俨提出,契丹民族为“轩辕后”(《辽史》卷63,《世表》),即黄帝的后裔。我们看史学家、诗人、辽金帝王都称汉人与其他民族是“一家”,所以《二十五史》没有“民族”之论,唐诗人高适称:“汉家烟尘在东北”。乾隆在文庙上自题一副对联:

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门者,譬之宫墙。斯文与思想意识,比“一家”还亲。

文字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一个民族觉醒的外部形象。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的一些民族,当其政权被摧毁,其民族族群也随之被消融,大部分原因是没有本民族独立而通行的文字。

从白山黑水一茬又一茬地走出向南流动的“马背上”民族,逐水草而流动,只是“崇尚骑射,其初不知岁月朔望,也不知文物制度为何物”。在开始阶段还没有文字,只能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交换信息,“结绳记事”,怎能保存历史?因此,他们都迫切地向往学习汉字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逐渐地向辽河流域发展,主动地接受汉文化的滋养。由于汉字巨大的开拓力和鲜活的凝聚力,使得东北各少数民族如恩格斯所说,由于文字“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从文字开发,提高了领导者与生产者的智力水平,使得这些少数民族逐渐强盛,并且扬弃“可汗”及“大汗”体制,参照汉制汉文化而建立封建王朝政权。他们逐渐地意识到,要建立一个适应于中国的政权,就非高度认同汉儒国家学说、笼络和利用汉族上层知识分子参与谋划不可。

建立北魏王朝的鲜卑拓跋氏居住在漠北时,“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北史·魏本纪》)他们靠近汉族居住区的西辽河支流西喇木伦河上游。慕容部出了个杰出的领袖慕容廆,敬重汉人政权,劝课农桑,亲自办学校,诏请汉人为师,组织学习汉字汉文化,还命令自己的儿子慕容皝和宗室王公子弟都到东庠学习。慕容廆于“览政之暇,亲临听之”。(《晋书·前燕·慕容廆载记》)经过他的提倡,在慕容鲜卑中的汉儒文化很快传播,达到高度融合。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向慕华风,通晓汉话,主动接受儒家国家学说,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汉人谋士,出谋划策,建章立制。《辽史·韩延徽传》记载:“太祖初元,庶事草创,凡营都邑,建宫殿,正君臣,定名分,法度井井,延徽力也,为佐命功臣之一。”辽太宗会同十年(947),契丹军攻克汴梁,改国号为大辽,参用晋制,任用汉人,并尽收晋图籍及法器而北。圣宗统和年间的军国大事,几乎都有韩德让参与决策。主张“汉契一家,华夷同风”,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契丹族汉化过程。

女真族阿骨打时代,“无文字,赋敛科发,刻箭为号,事急者三科之”。(《大金国志》卷三十九)金代几位开国皇帝都十分仰慕汉文化,拜汉族文人为王室贵族子弟的老师,教授儒家文化。受汉文化的熏陶和影响,金初即涌现出一批汉文化较深的女真族学者和社会改革家,如完颜希尹和完颜勗,积极主张改革女真旧制,倡导汉制汉文化,全面推行儒家思想和治国主张。连用汉人左企弓、刘延宗等先后为宰相,执掌军政大权。这些汉人仕宦对金政权的稳定与发展起了巨大的内聚作用。

元太祖铁木真启用精通汉文化的耶律楚材为重臣,说“此人天赐我家,而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元史》第一四六卷)元初忽必烈听从许衡的建议,“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于是“取易经乾元之义”,建立了元朝,国号为“大元”。而且,不仅像铁木真这样年纪大些的统治者这样热心于掌握汉儒国家学说,就年轻一代政治家们也表现得十分热心要求实行“汉法”。如年轻的不忽木联合坚童、秃鲁上书给忽必烈,要求“弘阐国学”,“俾习儒学”,“通习汉法”,“讲解经传,授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至清代,努尔哈赤、皇太极更是极力笼络利用汉族知识分子。皇太极即位后,“参汉酌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适应传统的中原王朝制度与文化需要。皇太极“欲以历代帝王得失为鉴,并已记之躬之得失”,(《清太宗实录》卷五)置“文馆”,翻译汉文典籍。

汉字汉文化的传播,不仅成为各族人民日常生活风俗的记录与表述工具,而且在鲜卑、高句丽、渤海乃至契丹、女真、满族的贵族们接受了汉字汉文化的滋养,得到智力的开发,对儒家经典文化有高度认同,推动了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进步,完成了从原始的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跨越,使这些民族很快就强大起来,建立了独霸一方的地方政权,以及入主或半入主中原的政权,这些民族的发展与成功是以汉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因此,包括辽、金、元、清,都不纯是哪一个民族属性,最后都归于统一的“中华一体”的国家政权。

显然,东北各民族都主动接受汉字汉文化,形成“车书本一家”的融合局面,这就是东北汉文化的软实力。

那炳晨及其九腔十八调
作者: 田子馥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二人转音乐号称九腔十八调,哪一 “调”不是生在民间、流传在民间?诸如 长白山上的喊山调,松花江畔的渔光 曲,悠车旁的月亮歌,小放猪的隔山哨, 光棍儿汉的月牙五更,四时八节的秧歌 柳子,四乡乞讨的莲花落,卖儿卖女的 离娘谣……这就是乡音,是生命的体 验,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在大风大 雪、艰难困苦的日
全文:

二人转音乐号称九腔十八调,哪一 “调”不是生在民间、流传在民间?诸如 长白山上的喊山调,松花江畔的渔光 曲,悠车旁的月亮歌,小放猪的隔山哨, 光棍儿汉的月牙五更,四时八节的秧歌 柳子,四乡乞讨的莲花落,卖儿卖女的 离娘谣……这就是乡音,是生命的体 验,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在大风大 雪、艰难困苦的日子里,这曲调让劳苦大 众抒发了压抑在胸中的强烈感情;乡音 有无穷的亲和力,无论你走出千里万里, 一曲乡音,总不免勾起悲欢离合之情, 萌生还乡之念。这就是二人转音乐的魅 力,这就是二人转久演不衰的奥秘。$$ 以半个世纪的精力投身于二人转 音乐的那炳晨先生,不仅是二人转音乐 的著名作曲家,也是著名音乐理论家。 “搜集整理、系统分类、创作升华、推广 传播”,我想用这16个字来概括那炳晨 先生潜心二人转音乐研究的历程。$$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开始,那炳 晨就差不多走遍了东北三省。他谦虚谨 慎,拜民间音乐艺人为师,拜有音乐成 就的人为师。黑龙江省的靳雷先生最早 写成并出版了《蹦蹦音乐》,他奉为至宝 反复学习研究。哪家有音乐对棚,他都 亲自记录采访。就这样,他走访了百余 位民间艺人,书写了上百本手记,录下 了上千盘录音带,他所占有的东北民间 音乐和二人转音乐资料在东北三省音 乐工作者中也属最多。$$ 悉心理顺,科学分类。综合分析是 理论研究的第一步,那炳晨 先生经过反复比较,分析综 合,对纷繁复杂的300多个 二人转唱腔曲牌从理论上 给予了科学的分类,如把二 人转唱腔分为四类:“主要 曲调、辅助曲调、专腔杂曲、 小曲小帽”。较早的传统曲 调是十大主调:胡(胡胡 腔)、牌(喇叭牌子)、文(文 嗨嗨)、武(武嗨嗨)、抱(抱 板)、红(红柳子)、糜(哭糜 子)、锦(四平调)、翻(小翻 车)、靠(靠山调)。除了十大 主调之外又有十大辅调:歌 (秧歌柳子)、大(大救驾)、 枣(大枣)、鼓(大鼓四平 调)、羊(羊调)、嗨(十三 嗨)、老(老摔镜架)、慢(慢 西城)、生(压巴生)、缸(锯 缸调)。此外还有专腔专调、 小帽小曲近200种,通称 “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 嗨”,这样丰富的唱腔,具有 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二人转音乐和其他戏 曲一样,也是有板有眼的,那炳晨归纳 成“十六字板”,表现了二人转唱腔极为 丰富的节奏变化。经过那炳晨先生的分 类研究,使二人转音乐规范化、体系化、 也科学化,好懂好记好推广。按此法,他 能够在三五分钟内,把二人转300多个 曲牌的特点、规律、功能及其适应性在 脑海里过一遍,从中选出最佳方案来确 定曲牌。他说:“实践证明,此法颇灵。二 人转调坐唱《处处有亲人》唱腔的设计 就是这样在北京仅用一昼夜时间谱写 出来的。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分类,并且 是有特色的分类。”$$ 创作与升华。在上个世纪50年代 以前,那是传统二人转音乐时代。传统 二人转音乐的突出特点多是情绪音乐 和场面音乐,有符号化的趋势;那炳晨 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和他的学生为“新 二人转音乐”开拓了一个新天地。那炳 晨先生的科学精神在于他尊重传统, 但又不拘泥于传统,他不是把传统二 人转音乐曲牌当作一种符号,机械地 东拼西凑,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 所创造。他的音乐总是根据故事脉络、 人物性格,创造性地对传统民间曲调 加以改造,使音乐形象情感化,性格化, 表现了丰富的时代色彩,赋予传统曲牌 以时代精神,如他创作的《包公赔情》、 《哑女出嫁》以及坐唱《处处有亲人》 等。《处处有亲人》大娘的一段唱腔,就 是根据东北民歌“悠车”调改造而来 的。演员们说,二十年后还记忆犹新,就 是因为那老师的音乐唱腔上口、动情、 优美、有火热的激情,形象鲜明,有很强 的艺术感染力。$$ 在这样的旋律里,“二人转”展现着 人生大舞台。“新二人转音乐”,以极强 的生命力扩大了音乐的功能,增强了情 感表现力,开拓了无限的音乐空间,以 至后来成了吉剧音乐的母体,而那炳晨 也成了吉剧的创始人之一。

二人转家族简历
作者: 田子馥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T田子馥简历$$ 田子馥又名老圃。诗人,文艺 理论家,国家一级编剧。$$ 1937年生,吉林省梨树县人。 曾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和 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曾任吉林 省艺术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新文 化报》总编辑等,现已退休。现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 协会会员、吉林省美学学会常务 理事、吉
全文:

$T田子馥简历$$ 田子馥又名老圃。诗人,文艺 理论家,国家一级编剧。$$ 1937年生,吉林省梨树县人。 曾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和 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曾任吉林 省艺术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新文 化报》总编辑等,现已退休。现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 协会会员、吉林省美学学会常务 理事、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 副主席、顾问、《中国长白山文化》 副主编。有美学专著《二人转本体 美学》、《文心驿程》、《美的魅力》、 《美与哲理散论》;诗词专著《老圃 诗词选》、《耦耕集》、《刘大白诗词 解析》、《辛弃疾词选注》、《中华古 代常用文体一词》;大型吉剧《晴雯 传》等专著出版行世。$E$$ 二人转起源于辽南小秧歌和 辽西蹦蹦,清乾隆中叶,大体统称 “蹦蹦”。二人转在发展过程中,在 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与河北莲 花落发生艺术重构,又吸收了东 北大鼓、皮影、太平鼓、民间笑话 以及河北梆子等多种成分,形成 兼有歌舞说唱和戏曲属性的表演 艺术。$$ 因其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故 称为“一树多枝”,或“三位一体”。 它是以二人转、单出头、拉场戏组 成“三位一体”。$$ 单出头,属于二人转的一个 分支。一个演员(或男或女)扮成 主体人物妆,又唱又说又舞又耍 又扮,演出多人物多场面的诗体 故事剧。$$ 在二人转家族中,拉场戏是 名正言顺的“演人物又扮人物”的 “戏”,却含有“二人转”那种“跳出 跳入”的自由法则,似戏而非戏。$$ 19世纪初,二人转演出活动 已遍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广大 农村。演员大多数是男性,上装穿 彩衣、彩裤、彩鞋,扎裙系腰巾,手 拿四角手绢或手玉子,头戴花架 头饰。下装,多为本脸上场,代丑 帽、穿便衣、便裤、便鞋、扎腰包、 手持彩棒。夜间演出时要端灯,进 行送灯和“掏灯花”表演。$$ 二人转的音乐唱腔十分丰富, 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 说。多半来自东北民歌、东北鼓吹、 东北大鼓和河北莲花落,还吸收了 河北梆皮单鼓以及其他说唱音乐 曲牌达三百多种,常用的有几十 种。被称为“十大主调”,“十大辅 调”,另有专腔专调,小曲小帽,杂调 等。旋律明快优美,节奏变化多样, 尤其富于表达东北劳动人民喜悲 愁和激愤的情感。$$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主要是 唱、说、扮、舞、绝。即唱功,讲究“千 言万语以唱当先”,注重“唱声兼唱 情”。持道具有扇子、手绢、彩棒、霸 王鞭等。为了适应跳出跳进的表 演,服装和化妆通常是中性扮的 “彩扮”。$$ 二人转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 中,积累了大量曲目,约三百个之 多。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常下单 的不过三十多个。有《大西厢》、《蓝 桥》、《包公赔情》、《摔镜架》、《洪月 娥做梦》、《燕青卖线》、《杨八姐游 春》等。二人转的曲目,有着鲜明的 地域性和民俗性。所描写的人物, 无论是何方人民,也无论是帝王将 相或才子佳人,皆东北化、农民化 了,使东北农民观众感到亲切,易 懂,便于接受。幽默滑稽的喜剧精 神,是二人转曲目的总体风格。即 便是那些悲段子、苦段子,也常采 用“悲剧喜唱”的手段来处理。这与 东北广大农民观众“苦中求乐”的 审美心态相一致。$$ 新中国成立后,将二人转纳入 新文化建设之中,相继组建了国办 的二人转艺术团体。到了80年代 中期,二人转事业蓬勃发展,创作 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 剧目,如单出头《小老板》、二人转 《送鸡还鸡》、《窗前月下》、《美人 杯》、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离 婚夫妻》、《写情书》等。曾经进京下 卫去上海,走港澳,跨海东瀛到日 本做营业演出。不仅轰动全国,也 扬名海外。$$ $F二人转课堂编者寄语:$E $T东北二人转虽然是一种民间小戏,但却是黑土地上的一枝奇 葩。它的曲调如逐风的蒲公英,几年间就开遍了大江南北,深受全 国各地观众的喜爱。但由于二人转地域性太强,全国大部分观众 对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的起源、流变、艺术特征知之甚少,为了满 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特聘请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副主 席、二人转研究专家田子馥老师在此开设《东北二人转课堂》,为 我们讲授二人转,以飧读者$E

从蹦蹦戏到二人转
作者: 田子馥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目前,二人转从中央媒体,到地方电视台,从 城市小剧场,到乡村剧院,每天都红红火火,沸沸 扬扬,好不热闹。可是二人转到底是怎样的一门 艺术,有些人还不甚了然。我想借贵报一块阵地, 略微介绍一二。$$ 清朝有位御用艺人曾经说过:“我站在山 海关城门楼上一看,东三省白气冲天,就没有 一个会唱戏的。”他这话
全文:最早在报章上出现二人转这个名字是 1934年4月27日《泰东日报》:“本城(奉天)三道 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 人,及乡间蹦蹦。”1943年4月1日出版的黑龙江 省肇东县县志上也出现
韩子平东北老乡心中的“星”
作者: 田子馥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T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东北二 人转呈现上升势头,在东北上空 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就是 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韩子平。$$ 早在七十年代,韩子平参加 全国汇演就得过大奖;1982年中 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就录播 他和董玮演出的《回杯记》,此 后,韩子平不断地应邀在中央电 视台、北京电视台参加春节晚会 以
全文:

$T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东北二 人转呈现上升势头,在东北上空 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就是 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韩子平。$$ 早在七十年代,韩子平参加 全国汇演就得过大奖;1982年中 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就录播 他和董玮演出的《回杯记》,此 后,韩子平不断地应邀在中央电 视台、北京电视台参加春节晚会 以及其他专题节目。$E$$ 韩子平看上去朴实得像个农民,他把自己的 艺术青春全部投入给了农民,倾注于爱戴他的东 北老乡。$$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韩子平与董玮《回杯 记》的录音在吉林省广播电台一播放,就立刻在东 北广阔的农村轰动了。为了不干扰收听《回杯记》 的时间,乡镇的会议让步了,吃饭时间让步了,所 以才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为了 及时收听《回杯记》,农村商店里的收音机都脱销 了。在80年代初期,电视机才刚刚进入个别 家庭,在同一时间里,电视机里播放新奇的 《霍元甲》,韩子平在剧场里演出《回杯 记》,人们宁可跑到剧场去看《回杯记》, 也不在家看《霍元甲》。“韩子平”与“张 廷秀”已经难解难分了。传说在乾安县 让字乡竟然出了个“张廷秀党委”,在 酒桌上人人必唱一段《回杯记》,前 一个人唱了上句,下一个人必须能 接上唱,接不上来就罚酒三杯。那时 候,二人转下乡演出每到一地,老乡总 要问:“韩子平来没来?”老乡们说,在收 音机里听到声,在电视机里看到影,就是 没看到本人,不甘心。1987年,一次在德惠 剧场演出,一位年过80的生病老人,让女儿 用车推到剧场里来,说:“能看一眼韩子平, 死也瞑目了。”这期间北京、天津有的艺术 团体,曾高薪聘调韩子平,但他十分留 恋爱戴他的东北老乡,就一一婉言 谢绝了。$$ 乡亲们的厚爱,深深地激励 着韩子平,老韩更加珍惜艺术 青春,他更加刻苦努力,提升 二人转艺术的社会品位。经 过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数年 的集体培养,社会的关 注,铸就了韩子平优秀 的艺术品格。$$ 韩子平多年所 热心追求的是优美 圆润的唱腔。他的唱 腔审美特征是:声 音甜美,高亢明 亮,内涵丰富,字正 腔圆,韵味纯正。他 熔唱说扮舞于一炉, 充分施展才华,取得广泛认同。他从主演拉场戏 《回杯记》扮演张廷秀开始,含而不露,夸而不饰, 火而不燥,哏而不蔫,动作洗练,形成了独特的风 格,表现了深邃的艺术功力。“人人喜看《回杯记》, 处处争夸韩子平”,场面热烈,经久不衰。他演出 《水漫蓝桥》、《马前泼水》、《哑女出嫁》、《梁祝下 山》、《西厢听琴》、《离婚夫妻》等剧目,体现了说口 与扮相俱佳,舞蹈与绝活上乘;他的演唱动情而有 俏趣儿,甜美而又有亮劲儿,让人百听不厌。$$ 针对目前二人转的某些“品味低俗”的现象, 韩子平也深感忧虑。有人说“二人转离开性就不是 二人转了……二人转本来就是个俗东西”。老韩对 此有些疑惑,说东北老乡“糙”,那么东北老乡就永 远在“糙”的漩涡里自我欣赏吗? 难道艺术就没有责任提高这种 “糙”吗?他说,到舞台上用那种 “糙的性话性说口来笼络观众,打 死我也说不出口”。“二人转是大 俗大雅大美的艺 术,以俗为 本,但又 不是俗不可耐,而是俗中见美。我倒欣赏和赞成保 留二人转那种纯朴的原始美,原始美也要随社会 进步而有所提升。尽管说你可以根据新的题材,新 的观众,有新的唱法,以说为主,以搞笑为主,但也 别忘了根本,别从娘肚子里出来,就忘了娘,要‘爱 惜妈妈’。”$$ 不是说韩子平就是那种因循守旧型的,恰恰 相反,韩子平不断追随着时代的光焰,力主创新, 丰富二人转的内涵。深厚的生活底蕴,丰富的文化 修养,无不体现在他的演出中。他演《离婚夫妻》, 就演成二人转式的拉场戏,小品式的半说半唱半 演;他演二人转《梁祝下山》,就用“歌谣体”,优美 抒情的东北大秧歌加芭蕾;他演拉场戏《写情书》, 就突出强 调了老教 授的优患 意识,深 化了主 题。子平 一再强调 要参进文 化,既要 源于生 活,又要 高于生 活,争取 最广大的 观众群。 这就是韩 子平,在 商品经济 大潮之 中,保持 着清醒的头脑,既争取了 市场,又保持着二人转原 始美的艺术风格。$$ 近十年来摆在韩子 平面前的奖杯多了,他的 名气大了,地位高了,但 韩子平还是韩子平。 2001年他被选为吉林省 二人转艺术家协会主席, 韩子平仍然是那样一笑 眼睛眯成一条线,随随便 便,谦虚朴实,从来不端 大艺术家的架子。$$ 去年秋天,韩子平、董玮随吉 林省电视台“农村俱乐部”剧组到 一个偏远农村去演出,听说东北 三省最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来 了,老乡们围个里三层外三层的。 韩子平、董玮的演唱取得一人唱 万人和、众人帮腔的热烈红火的 场面。当时有两位三十多岁的农 村妇女站出来说:“这以前,我只 能从电视里看到 韩子平,今天总 算看见了。我今 天感到特别幸 福,又产生了新 的想法:我想跟 韩子平大哥握一握手!”在观众一片欢呼声中,韩 子平马上走过去和她热烈握手。她又非常激动地 提出要求:“我能不能跟韩大哥同台唱一段?”$$ “大妹子,行!你说唱啥吧!”$$ “唱个二人转小帽,《下盘棋》。”$$ 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韩子平和这位“大 妹子”非常默契的唱了一个小帽,又和另一位“大 妹子”唱了一个《小回门》。“大妹子”有些紧张,跑 调了。可韩子平能就高就低,他笑容满面,幽默俏 皮,调节情绪,消除了“大妹子”的紧张心理,活跃 了演出氛围,表现了大艺术家的平等待人、可亲可 敬的艺术风范。$$ 省民间艺术团十几年来以其创作剧目的多样 性,内涵的丰富性,艺术的完整性,演艺的高超性, 提升了二人转的社会品位,韩子平这位省民间艺 术团的表演艺术家,也成为了东北老乡心目中最 崇拜最亮的“星”。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