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图书 报纸 视频 成果 文章 图片 政府公开信息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1)
非物质遗产 (1)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04(1)
按来源分组
通化日报(1)
经济日报(1)
相关搜索词
振兴东北 先振兴东北人
作者: 李巍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今年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要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摘自温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及东北振兴,来自辽宁的人大代表一致认为,振奋东北人精神,转变东北人观念,是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关键。$$“东北冰棍
全文:

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今年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要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摘自温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及东北振兴,来自辽宁的人大代表一致认为,振奋东北人精神,转变东北人观念,是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关键。$$“东北冰棍”$$与“南方蛋糕”$$有人说,东北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市场经济的弃儿。张桂平代表认为,东北地区对市场的种种不适应,恐怕还要从体制上找原因,但根子还在观念。$$计划经济给东北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既然企业是国家的,国家总不能见死不救吧?”在南方省份抓住机遇做大“蛋糕”之时,东北的国企却像遇热的冰棍;当南方省份对民营经济添油加料之际,东北的民营企业遭遇的仍是不放开、不放手、不放心,惟恐在冰棍上咬上一口。在东北,他们对那些只剩一点账面资产的国企“看管严格”,担心“冰棍被咬了”,却不怕“冰棍化了”,最终东北国有资产陷入不敢动、不愿动和不能动的局面。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东北一些企业回过味来想改革时,但已被沉重的历史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如果说过去“等靠要”贻误了发展的机遇,今天可怕的是,在振兴东北的新机遇面前,“等靠要”的思想残余仍在阻隔着东北人创新的热情。有些人认为,中央既然决定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肯定要给钱,给项目,给政策,整天盼好事来临,不管是还旧账、上技改,还是续投资、充社保,都指望着中央拿钱来填平补齐。$$令人担心的是,东北人又有点大干快上的劲头了。指标一改再改,口号一套一套,可实施方案却迟迟拿不出来,操作路数上下说不清楚,有的地方甚至陷入“项目怪圈”,自觉不自觉地又回到了上项目、跑贷款的旧体制轨道。$$来自辽宁的人大代表一致认为,东北是被市场抛弃了,被观念抛弃了,被自己抛弃了。$$“东北乱炖”$$与“佛跳墙”$$韩召善代表说,“东北乱炖”和“佛跳墙”两道菜肴,他都喜欢吃。“东北乱炖”,猪肉、粉条、土豆、茄子大杂烩,七炖八炖一大盆实惠可口,也就十块二十块钱;而南方的“佛跳墙”,海鲜、山珍大搭配,百炖千炖,一小罐上来闻着香、看着美,上乘的要千儿八百块,当然主料组合价格有贵有贱,可菜肴的价差远比主料高得多。由此看来,聪明能干的东北人,缺的就是那种精耕细作的功夫,缺的就是踏实肯干的劲头。$$代表们有个共同感受,东北人浮躁的心态、盲目的情绪、空谈的习性曾使许多本该做深做透的事有头无尾。在振兴东北的机遇面前,东北人准备好了吗?$$“叶公好龙”是代表们最担心出现的现象。机会来了,可是不少地方仍是会议开了一个又一个,报告写了一遍又一遍,效果倒没看见多少。最典型的是东北的招商错位。在东北,重“招商形式”轻“引资实效”是最普遍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不惜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派出强大的政府阵容造势招商,为了完成“招商指标”,良莠不齐地“剜在筐里都是菜”,甚至出现个别协议重复签约现象。$$重“先期政策”轻“后期服务”。一些政府部门完全是“婆婆心理”,将管理变为“管制”,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时有发生,承诺不落实也十分常见。$$重“情绪化”轻“规范化”。有外商讲,南方人做买卖锱铢必较,很难谈成生意,但成了就扎实可行。与北方人打交道痛快,很容易达成协议,但往往会“酒后的话不算数”。他们形象地说,在南方开车违规,警察先生又敬礼又温和,可是罚款一分不少。而在东北,警察虽一脸严厉,不过好说歹说通常能“放你一马”。表现在政府部门身上,就是浮夸、浮躁、肤浅,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习惯于主观臆断、好大喜功。$$$$“东北秧歌”$$与“江南丝弦”$$王守彬代表告诉记者,东北大秧歌表现的东北人那火辣辣的粗犷情怀和挥洒自如的直爽率真性格;江南丝弦、苏州评弹则表现的是南方人的委婉细腻,阴柔缠绵。这两种不同的文艺形式恰似两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比如,东北男人通常借粗声大气讲话显示自己的气概,以不患“气(妻)管炎(严)”为荣耀,东北女人往往用开怀大笑来表达她们的喜乐。东北男人自认为是条“汉子”而看不惯南方“小生”的阴柔之气,东北女人自认为是个“强人”而看不惯南方女人软绵绵依附于人的姿态。$$王守彬代表认为,这些富有反差的生活图像,其实是一幅幅错落有致的文化景观,无所谓好坏优劣。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东北的地域文化已成为地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制约。$$看来,东北人必须在反思中寻找出路:一是克服“惰性”过大,抛弃那套“好死不如赖活着”、“三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低目标价值观。二是克服“豪气”过剩,那种“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酒场豪气是不能成就任何事业的。三是克服“面子”太重,丢掉“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虚荣心。东北人看不起福建人弹棉花,安徽人卖苦力,温州人擦皮鞋,却眼睁睁看着人家把钱揣进口袋,寄回老家。四是克服“商气”不足。$$有代表说,“东北现象”是经济衰退的标志。我们剖析东北人,不是否定,而是善意地希望,我们希望东北人能抓住振兴东北的机遇腾飞,期待东北的发展能像“绿色二人转”和脍炙人口的“小品”一样,得到国人的审美认可。

[2图]积小善成大爱
作者: 李巍巍王潆仟  来源:通化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阎秀清,今年72岁,是梅河市解放街道退休的老居委会主任,单身生活快20年,每月仅领取625元的退养费,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又清贫的老人却资助解放街道园林社区的一户低保户,为这个贫困家庭带来一丝温暖。 2012年,阎秀清老人来园林社区参加活动时,得知社区有一个叫张波的低保户,残疾人,丈夫早
全文:

阎秀清,今年72岁,是梅河市解放街道退休的老居委会主任,单身生活快20年,每月仅领取625元的退养费,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又清贫的老人却资助解放街道园林社区的一户低保户,为这个贫困家庭带来一丝温暖。

2012年,阎秀清老人来园林社区参加活动时,得知社区有一个叫张波的低保户,残疾人,丈夫早年因病去世,值得欣慰的是,女儿很争气,学习成绩优异,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阎秀清听了这个家庭的情况后就执意要去看看。当她来到这个低矮破旧的小房前,看着眼前说话都不利索的张波,当时就决定要资助这个苦难的家庭。于是,一份爱心的传递就这样开始了。

2012年中秋节,正当人们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庆节日氛围时,张波却一个人守在低矮破旧的房子里,正在思念着远方的女儿,不知什么时候门轻轻地被推开了,阎秀清拎着月饼来到她跟前,两个人仿佛久别的故人拉开了话匣子

……

2013年春节前夕,阎秀清老人担心张波上肢残疾不方便,生怕张波母女俩吃不上饺子,就自己把猪肉剁完拌好馅,还带着油、鱼等年货送到张波家。

从2012年12月开始,老人每月资助张波的女儿100元助学金。尽管钱不多,却是老人每月六分之一的收入,希望孩子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老人不会写字,找到社

区的工作人员帮忙才将钱汇出去。平常的日子里,老人也经常去张波家里看看,和张波唠唠家常,给这个孤独、苦难却性格坚强的女人带来温暖。这些事在有些人眼里可能微不足道,可是却饱含着一份大爱。更难得的是,这份爱在延续,更不会间断。

积小善成大爱。无论贫富,无论身份的高低贵贱,只要我们懂得去爱,去奉献,去感恩,那就值得每个人尊敬和爱戴。阎秀清老人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