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图书 报纸 视频 成果 文章 图片 政府公开信息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非物质遗产 (2)
按年份分组
2011(2)
按来源分组
辽沈晚报(2)
相关搜索词
[3图]龚荣光等收集整理的几十首东北抗联歌曲曾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义
作者: 张阿春  来源:辽沈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东北抗联部分将士的合影。 (资料图片)词作者之一的陈雷亲手审定修改的手稿。首席记者 张阿春 翻拍 龚荣光在向记者讲述。 首席记者 张阿春 摄 1978年夏天,作曲家、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龚荣光曾和另外两位沈阳歌舞团的同志,北赴哈尔滨走访了许多东北抗日联军的老战士
全文:的作曲家,在西征欢送晚会现场还亲自演唱,李敏当时就在现场,记得非常清楚。 1978年,龚荣光已经将这些歌曲都收集整理了一部分,直到1981年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录部派人找到龚荣光,希望能够填补
[2图]从咱家门口流向全国的“辽河水”
作者: 张阿春  来源:辽沈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胡宏伟。 记者 张阿春 摄龚荣光。 记者 张阿春 摄 一首歌唱辽河的歌,竟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全国人民传唱,很多南方人不知道辽河在哪,他们听到这首歌时,会把辽河想成是自己家乡的河。 歌曲简介 《辽河从我家门前流》诞生于1981年,胡宏伟作词、龚荣光作曲,歌词贴切质朴而且通俗易懂,曲调优
全文:

胡宏伟。 记者 张阿春 摄龚荣光。 记者 张阿春 摄

一首歌唱辽河的歌,竟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全国人民传唱,很多南方人不知道辽河在哪,他们听到这首歌时,会把辽河想成是自己家乡的河。

歌曲简介

《辽河从我家门前流》诞生于1981年,胡宏伟作词、龚荣光作曲,歌词贴切质朴而且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易唱,通过写辽河两岸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赞美与歌颂,唤起人们对家乡、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词曲作者

胡宏伟,1953年生于沈阳,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艺术指导。创作歌词两千余首,歌剧、组歌多部。代表作有《长江之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你我他,快参加》、《当祖国召唤的时候》。

龚荣光,作曲家,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上世纪六十年代风靡全国的 《爱社歌》、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照张相片捎回家》、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的《辽河从我家门前流》和上世纪九十年代被传唱开来的《湘江在怀念》等。

河的水呀清悠悠,哗啦啦啦从我家门前流,从我家

门前流。 ”这几句歌词对许多人来说都不陌生,因

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一看到辽

河,就会有人情不自禁地哼唱起这首歌。自从有了这首歌,人们对辽河母亲河的感情终于可以找到一个像溪流一样的通道,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了。唱起这首歌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清悠悠的辽河,还有辽河两岸风景中所展现出来的喜人变化。这种对家乡的爱和自豪,伴随着辽河流过的每一寸土地,随着歌声淌进了每一个辽宁人的心里。

歌词就要“通俗易唱”

1979年,他下基层深入生活,也不忘到辽河边上走几趟。令他兴奋不已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辽河沿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辽宁是重工业基地,为共和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我们这片土地文化氛围也很浓,很多红歌都是从辽宁开始唱响的,无论是工农业资源还是文化历史资源都非常丰厚。 ”对故乡的这片富饶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土地的深厚感情,和改革开放后辽河两岸的变化,都让胡宏伟有了创作的灵感。

当时正是改革开放不久,一批新的作品在全国涌现,胡宏伟想用歌曲描绘新的变化、歌颂新的生活,也想把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家乡人民幸福生活的赞誉表达出来。因为一直生活在这片辽河水灌溉的黑土地上,所以他对辽河非常了解,感情也十分真挚。他从一开始就定下了通俗易唱的基调,不想让歌词有太多经过雕琢的感觉,所以歌词写得非常顺畅。

胡宏伟的创作习惯是先打腹稿。思考了十几天之后,他终于提笔写下了两段歌词,后来几乎没有怎么改动。这两段歌词,第一段写景,描绘了辽河两岸“两岸稻谷香,一路风光秀,钢城花争艳,油城起高楼。夜里电站撒珍珠,好像群星水中游”的美好风光;第二段写情,抒发了“浪花多深情,向我来招手……我愿是那河中的水,环绕着家乡飞,永远为她当歌手”的真挚情感。

迟到的曲调 风靡了辽宁

歌词写出来之后,胡宏伟拿给身边的曲作家看了,但是创作结果一直不是很理想。直到两年后的1981年,龚荣光记得那天好像是要去找铁源老师,正好去前进歌舞团串门,在院子里碰到胡宏伟了,胡宏伟说“我手里有一首词更适合你们地方,你拿去看看”。说罢,胡宏伟回到屋子里,取出歌词交给了龚荣光。

看完歌词之后,龚荣光觉得这段歌词写得非常好,通俗易记而且意境也很美。

龚荣光也是自幼生长在辽河岸边,歌词中每一句、每个字所表达的情与景,他都十分熟悉和了解。巍巍钢城、浩瀚油田、无际田野和飘香果园,这些都深深刻印在他的记忆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辽河两岸更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看到这首词,他就下决心一定要把它写好。

可是,该用什么样的曲调来表达呢?用当时正在风行的港台流行音乐的风格肯定不行,龚荣光最先就把这条路给否了,歌唱家乡的歌还是要用传统的方法来。定下这个基调之后,龚荣光又觉得这首歌比较适合团里音色纯美自然的马太萱演唱,就按照她的特点开始谱曲。

龚荣光说,这首歌歌词比较长,每段有十大句,自己没有使用程式化的作曲方法,而是按照戏曲上下句的创作手法,用上句可以变化落音,下句落在一个音上的方式,并考虑调式的交替,使歌曲有了新鲜感。这样自然就能把曲子层层推向高潮,让歌曲从旋律上能吸引人。至于这首曲子到底属于什么“味儿”,龚荣光说,“虽然是唱辽河,也许用东北民歌、二人转更能体现出地域特色,但是我觉得这种对家乡的赞誉应该是全国性的,不能局限在某一个小的地域里,所以这首歌其实融汇了很多元素,但主要是长江以北的北方民族风格”。因为以前有过很丰厚的积累,所以龚荣光创作这首歌的过程非常快,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写成了。

当时东三省音乐交流活动正在进行中,很多节目会在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三地巡回演出,这首歌也参加了选拔。最终由马太萱在长春音乐周上唱响,那次表演还获得了辽宁省优秀歌曲奖。

当时那个年代,这样的抒情民歌不多,而且又是歌唱母亲河、歌唱家乡的,所以这首歌很快就风靡了整个辽宁。

写完“辽河水”竟和江河湖海结了缘

毕竟是歌唱辽河的歌曲,胡宏伟和龚荣光都没有想到这首歌可以唱出辽宁唱出东北。后来,这首歌真的在全国传唱开来。

1983年,共青团中央文体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搞了一个主题为“八十年代新一辈”的征歌活动,因为辽宁是歌曲大省所以给了十个名额。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个题材比较窄,既然是“八十年代新一辈”自然是要选送青年题材的歌曲,但是选来选去,只选出了九首。为了不浪费名额,有人提议把《辽河从我家门前流》选送上去,就这样,这首歌搭上了末班车,参加了这次的歌曲征集活动。

令人没想到的是,第一轮初选出一百首歌曲之后,辽宁选送的十首歌中竟然只有《辽河从我家门前流》入围了。这一百首歌曲被登在中央广播电视报上,每周在电台里播放十首,然后由全国人民投票。龚荣光开玩笑说,这也相当于参加了一场“海选”,但是当时他并没有多大的把握。最后,这首歌成为获奖的前三十首歌曲之一,在这次征歌之后,《辽河从我家门前流》开始被各大音乐刊物登载。

前些年胡宏伟到湖北土家族自治州采风,当地的文化局局长对他说:“你的那首《辽河从我家门前流》写得这么好,能不能给我们的清江也写一首歌? ”千里之外的湖北竟然都有人知道这首写辽河的歌,胡宏伟觉得很惊讶也很高兴。后来胡宏伟在全国其他地方采风时,听许多人提起过这首歌,并邀请他为家乡的河也写一首歌。胡宏伟开玩笑说,从这首歌开始,他算是和全国的“江河湖海”结缘了,甚至后来海事局的《海事之歌》都是特意邀请他给写的词。

龚荣光也曾经听朋友说,这首歌诞生之后,曾一度作为营口电台的开始曲。甚至在1995年盘锦发洪水的时候,一位老乡家的炕头差点被洪水淹没时,电台恰好还在放着这首歌。那位老乡还开玩笑说:“这哪是从我家门前流,这都流到俺家炕头上来了! ”

辽河滋养了祖祖辈辈的辽宁人,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歌颂辽河,当然,也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辽河的水呀清悠悠,哗啦啦啦从我家门前流……多么美的河呀多么甜的水,就像那美酒醉心头……” 记者 张阿春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