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图书 报纸 视频 成果 文章 图片 政府公开信息
高级检索
首页>非物质遗产>报纸>  满族民间音乐与关东民俗

满族民间音乐与关东民俗

日期:2004.12.02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作者】 江汉力 奚英波

【地址】 地址1

【版次】

【入库时间】2015.01.09

【全文】

满族音乐从歌舞 分类上似应分为民间 音乐,祭祀音乐和宫 廷筵宴音乐。$$ 满族民间音乐产 生于满族及其先人的 民俗和关东民俗中,又 通过民俗活动这一载 体鲜活地存在和发展。$$ 通过调查和研究,满族民间音乐, 目前通过关东民俗的以下几个渠道完 整或部分地存续着。$$ 第一、民族歌舞戏剧$$ 1、本民族歌舞$$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满 族研究热的兴起,一些学者通过野 外调查及翻查古籍资料,挖掘、整理 和创作了大量的满族歌舞,尤其是 满族的颁金节确定后,满族的联谊、 庆祝活动、歌舞演出频频,如传统的 《笊篱姑姑舞》、《喜起午》、《空齐 舞》,新编的《丰收舞》、吉林小戏《三 放参姑娘》等节目中,都使用了满族 的传统民间音乐曲调,使满族民间 音乐在这些本民族的歌舞赛事活动 中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2、新戏剧剧种$$ 解放以后,东北三省在旧剧种 及曲艺、民间歌曲、小调的基础上培 植和新创了一些新剧种,如扶余的 新城戏,就是以满族的音乐歌舞为 主,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剧种。吉林的 吉剧等也都继承和保留了诸多满族 的民间音乐成分。$$ 3、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中,有汉族秧歌、满 族秧歌及朝鲜族秧歌,在汉族及朝 鲜族秧歌中,鼓点多用“老三点”(又 称“三棒鼓”、“凤凰三点头”),在 老三点基础上发展的五点、七点 等单数点击鼓节奏,保留了满族 先人《臻蓬蓬歌》中“蓬蓬蓬”(敲 鼓心),“乍乍乍” (敲鼓边)的遗 风,同关东各民 族的粗犷豪放性 格相统一。$$ 东北大秧歌 中的“秧歌帽”、 “过街楼”、“柳青 娘”、“大姑娘 爱”、“五匹马”等 曲调的调式都是 “三音列”、“四音 列”的满族传统民 间音乐调式。$$ 4、传统民间小 戏及二人转。$$ 传统小戏和二 人转中一些曲调, 均吸收和继承了满 族民间音乐的曲 调,如二人转中的神调大全、小戏《二 大妈看病》中二大妈“下神”的曲调就 是原汁原味的请神调。二人转中的嵌 字、用腔基本上继承了满族民间音乐 的特点,因为满族语言一般重音落在 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又有前短后长, 前紧后松,后半句长音的音节规律,故 曲调尾音长,甩腔长。二人转中大量用 了甩腔,是与满语这一特点有极大关 系的。$$ 又如《小寡妇上坟》中的一些曲 调,又多有满族的哭丧调及“哭九场” 痕迹和成分。$$ 5、鼓吹乐$$ 满族音乐原来多用鼓伴奏,没 有喇叭,后来有了喇叭,鼓吹乐中也 就有了满族民间音乐的成分,如辽 源鼓吹乐中《老鞑子放鹰》,伊通县 的《豆叶黄》、《对玉环》等都较完整 地保留了满族民间音乐“三音列”、 “四音列”的特点。$$ 第二、满族民间音乐在关东各族人 民节日祭祀及生产生活习俗中的传承$$ 1、红白喜事$$ 东北满汉民族在红喜事中的“唱 喜歌”,白喜事上的“哭丧”、“大悲调” 都与满族民间音乐所差无几。$$ 2、满族过年占卜时唱“蒸面灯” (又称“蒸十二月灯”、“验月份”,用荞 麦面做成直径寸许的小灯碗,蒸后验 看灯碗内干湿及水多少,预测第二 年某月的旱涝,其唱词为“正二三 月水没腰,四月灯碗刚发 潮,五干六湿七、八焦 ……”),满俗正月十五走 百病(在冰上打滚或行 走)时唱“轱辘冰”(其唱 词为“轱辘轱辘冰,不腰 疼不腿疼……”)等。$$ 3、夯歌$$ 在吉林乌拉街一带,人 们在木板中间装上黄土打土 墙,在夯实过程中,多伴唱有 夯歌,还有在造纸搅纸浆时, 唱“一搅呀──,二搅呀── ”等,这些基本上都是满族民 间音乐曲调。$$ 4、祭祀$$ 除满族的节日,在满族的 祭神、家祭等祭祀活动中亦诵 唱一些祭祀歌,其曲调大多有 满族民间音乐的味道。$$ 5、叫魂$$ 关东迷信小儿惊吓,是被一些 妖魔领走了魂,故有叫魂一说。一 种叫魂法是在半夜时由母亲用满族 水勺边敲门上坎边叫,“×××回 来吧──”,尾音很长,后来逐渐为 一种新的叫魂方法所代替,如孩子 被磕碰了某部位,就叫“摸摸脸,吓 不点儿,摸摸头,吓不着,摸摸耳 儿,吓不一会儿……”等,其所伴的 唱腔、曲调,基本上是满族歌曲的基 调。$$ 6、满族妇女在过年包粘饽饽时 也随包随唱,就是秋天浆洗被褥捶布 时也伴着棒槌起落唱“捶呀捶,捶棒槌 ……”等一些小曲。$$ 这些民俗活动都结满族民间音乐 的续存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三、民歌、歌谣、童谣、民间游戏$$ 满族民间音乐最大量保存在这一 系统之内。$$ 满族有“喝咧”一词,也做“喝嘞”, 即唱之意,无论什么事什么场合,什么 情景都可“喝咧”一番。$$ 关东满族和汉族小孩出生后都用 摇车悠,所说的关东十八怪之一, “养活孩子吊起来”母亲和亲人边 悠边唱,其名为“摇车曲”或“摇篮 曲”。现在仍完整地保留着。$$ 满族儿童多嬉戏,一般游戏中又 多件有带韵律的唱词,如“纪纪灵”: “纪纪灵,跑马城,马城开,打发小姐 送信来……”,又如“编蒜”:“卖蒜来, 什么蒜,青皮萝卜紫皮蒜……”等,就 连踢毽子也伴有唱词:“一呀,一对一, 二呀,二对一……”还有“拍手歌”,“你 拍一,我拍一,黄雀落在大门西……”, 以及“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 戏……”等。满族的所有儿歌、童谣、民 谣均是可唱型的,其曲调均是满族传 统音乐的三音列调式。$$ 总之,满族民间音乐存活于满 族歌舞中,又存续在关东民俗中, 但存量较少,应及时抢救,以使其 传承下来,发扬光大,丰富民族音 乐的宝库。$$ $T满族悠车歌$$ 悠悠扎,巴布扎,狼来啦,虎来啦,马虎跳墙过来啦。$$ 悠悠扎,巴布扎,小阿哥,快睡吧,阿玛出征伐马啦。$$ 大花翎子,二花翎子,挣下功劳是你爷俩的。$$ 小阿哥,快睡吧,挣下功劳是你爷俩的。$$ 悠悠扎,巴布扎,小夜嗬,小夜嗬,锡嗬孟春莫多得嗬。$$ 悠悠扎,巴布扎,小阿哥,睡觉啦。$$ 悠悠扎,巴布扎,小阿哥,睡觉啦。$E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