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图书 报纸 视频 成果 文章 图片 政府公开信息
高级检索
首页>非物质遗产>报纸>  蒙古族秧歌与汉族秧歌

蒙古族秧歌与汉族秧歌

日期:2004.02.27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地址】 地址1

【版次】第10版(民间文艺)

【入库时间】2015.01.09

【全文】

蒙古族秧歌与汉族秧歌

秧歌,自宋代初步形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过去舞蹈理论界一致认为它属汉族所有,在汉族地区及农耕地区广泛流传。然而,近些年对内蒙古东部赤峰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的田野考察中,笔者发现,在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与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德日苏嘎查,有被当地蒙古族群众称为“蒙古族秧歌”的“呼图克沁”和“雅布根呼格吉木”。

无论是“呼图克沁”,还是“雅布根呼格吉木”,既然有“蒙古族秧歌”之称,就必然有着许多秧歌的特征及因素,它是蒙汉民族长期共同表演,相互借鉴的结晶。

1、在表现形式上,借鉴了汉族秧歌

汉族秧歌一般有请神、敬神(拜庙)、送神等仪式;蒙古族秧歌也有这样的仪式,先敬神(供面具),后请神(取面具),再神附体(戴面具)、送神。汉族秧歌有“踩街”、“打圆场”、挨门逐户祝福禳灾等仪式;蒙古族秧歌也有这样的仪式。汉族秧歌有“秧歌会要办,则必办三年”之说;蒙古族秧歌也是必须连办三年,即使在“文革”?间也未中断。汉族秧歌如果没有孙悟空、猪八戒等《西游记》人物,似乎总是不尽完美;蒙古族秧歌也有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这完全是在借鉴汉族秧歌,为了增添活泼幽默的气氛。

2、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借鉴了汉族秧歌

汉族秧歌有个主要角色——丑角,亦称杂角。他性格诙谐,扮相不定。蒙古族秧歌“呼图克沁”中“白老头”的一系列表演也有这样的特点与风格。他既有庄重严肃、老态龙钟、受人尊敬的仙翁形象,又扮演着诙谐幽默、故意插科逗趣的滑稽角色。

3、在舞蹈语汇的运用上,借鉴了汉族秧歌

汉族秧歌的主要特点是“肩”的扭动,蒙古族秧歌也具有肩动的特征。汉族秧歌队形调度以“盘肠”图形为最多,而蒙族秧歌亦以此队形为主。

虽然蒙古族秧歌借鉴与吸收了汉族秧歌的许多有益因素,但它也有本民族的特点和风格。

首先,从人物性格塑造上,尽管“白老头”有着“丑角”表演的态势,但从总体来把握,他是一个能够为群众排忧解难、驱邪纳吉的仙翁形象。他有着蒙古萨满“巫师”的功能,介乎天地人神间。

其次,从语言上讲,除了一般类似于汉族秧歌的祝福吉祥词外,还有大量的蒙古族史诗般的语言。比如当人们问“白老头”的年龄时,他说:“我也记不清了,反正我比天大一岁,比地小一岁,当昆仑山还是小土包的时候,我早就出生了;当大海还是小水泡子的时候,我早就云游四方了……”类似这样夸张的语言,我们从《蒙古秘史》及蒙古族古代英雄史诗《格斯尔》中,随处可见。再从大量的唱词来看,蒙古族民歌的比喻、起兴手法的使用,更比比皆是。

再次,从演唱形式来讲,汉族秧歌打圆场表演时,主要用汉语唱东北民歌小调,以唢呐伴奏;而蒙古族秧歌则主要用蒙古语唱蒙古民歌,以四胡、马头琴伴奏。当然,从服饰上,两个民族的秧歌更是迥然不同。

还有,从队形上来讲,蒙古族秧歌既有汉族秧歌常用的“盘肠”、“卷菜心”,又有体现民族特点的“野马分鬃”、“跑车轱辘阵”、“跑八宝”等。

其他不同之处如,现在的汉族秧歌,已基本摆脱了古乡傩的遗风,由原始功利性变成群众的自娱性;而蒙古族秧歌作为宗教艺术传至民间的产物,仍保留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占傩的遗风。汉族秧歌已经从传统的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转变为以舞为主;而蒙古族秧歌仍保留着载歌载舞的传统艺术特征。汉族秧歌以“扭”为主;蒙古族秧歌则以“跳”为主,同时也糅进了“扭”的动律。(李宝祥)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