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图书 报纸 视频 成果 文章 图片 政府公开信息
高级检索
首页>名胜古迹>报纸>  参谒靖宇陵园

参谒靖宇陵园

日期:2010.02.23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地址】 地址1

【版次】第03版(专刊)

【入库时间】2015.01.09

【全文】

走近靖宇陵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座掩映在林木之中的古朴亭榭,广场的前方矗立着“民族魂”的巨石和反映当年杨靖宇将军与战友们并肩战斗的巨幅石雕,拱形门梁上的“靖宇陵园”4个大字更是熠熠生辉。据介绍,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而修建的靖宇陵园,于1954年动工,1957年竣工,陵园内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约20000平方米。靖宇陵园已经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分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青少年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谒群众和中小学生达10余万人次,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万里雪飘的日子里,我们缓缓地沿着象征着杨靖宇将军度过35个生命历程的花岗岩石阶拾级而上,陵园内虽然不见春夏之时的花红草青,但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似乎在向人们全景演示着当年杨靖宇将军血沃中华的壮丽场景,在向人们宣示着杨靖宇将军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陵园内白雪覆盖下的宫殿式建筑,虽然不见黄釉碧瓦,但红柱雕檐仍是触手可及,显得更加庄严肃穆,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杨靖宇将军赤诚报国的一片丹心,在向人们昭示着杨靖宇将军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陵园中央巍然挺立着高5.35米杨靖宇将军的戎装铜像,雄伟威武,气宇轩昂,铜像花岗岩基座正面镌刻着彭真的溜金手书: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杨靖宇将军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13日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领导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长期战斗于白山黑水之间,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创造了许多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 沿着宽阔的甬道继续前行,便进入杨靖宇将军的灵堂。灵堂正中大理石基座上是杨靖宇将军半身塑像,基座正面镌刻着杨靖宇将军的生平简历。墓室大门上方是朱德同志的题词: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连接灵堂的墓室,安放着杨靖宇将军的棺木。灵堂内摆放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敬献的花圈,墙壁上悬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著名人士的题词。陵园两侧的陈列室内,陈列着杨靖宇将军用过的枪支、衣服鞋袜、印章、将军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等珍贵的文物、文献、照片共280余件,全面展示了杨靖宇将军光辉的一生,进一步唤起人们对杨靖宇将军的无限追思。 在靖宇陵园门前,是2005年建起的3800多平方米的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纪念馆造型独特、美观大方,为护坡式半地下建筑,与靖宇陵园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体现了城市园林与现代化建筑的完美结合。纪念馆内采用了现代化科学技术,通过屈辱篇、义勇篇、众志篇、喋血篇、艰苦篇、胜利篇等篇章,充分展示东北抗日联军当年的战斗经历、战斗场面、战斗成果和战斗生活,使人如临其境,历历在目。 走出靖宇陵园,远眺杨靖宇将军曾经战斗过、曾经保卫过、曾经为之献出生命的山城通化,如今已是高楼林立,车流如织,一片繁荣景象,杨靖宇将军的伟大宏愿正在变为现实,我们由衷地再次道声:杨靖宇将军,安息吧!

3 0
Rss订阅